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认准的事我决不回头”
2008-03-06   来源:怒江农批网  作者:wiwixin   字体:【 】  浏览:54次   评论:0


邓家凤在工作
“认准的事我决不回头”
———访阳西县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家凤
实习记者/唐丹丹

“和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我从小就没有做大官的理想。”邓家凤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在她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赚了钱,能到北京天安门去看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激发了她对事业永不止步的追求。
从承包经营“三八店”,到开办个体养殖场,再到创立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她每走一步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约一个小时的访谈,记者了解了她风风火火的创业历程,同时近距离地感受到一位商海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非凡气魄。

初涉商海,既当老板又当伙计

1979年,邓家凤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织?镇供销社工作。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供销系统逐渐进行体制改革。下岗了,她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甘心,一定要创出一条路来”。于是,从小就有点倔强和不服输的她,带着12名姐妹承包了供销社综合百货商场,自己闯世界。
为了节省成本,她们特意买回一辆三轮脚踏车专门运货。小到针织毛线,大到家具电器,全靠自己运送。她带着姐妹们每天穿梭往返于提货、送货的途中,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脚板也磨起了血泡,但她没有抱怨一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劳的付出,她把商场经营得有声有色,成为阳西第一家“妇女商场”,人们都亲切地把它喻为“三八店”。她由此挖到了可观的人生第一桶金。

养殖海狸,历尽波折闯出新天地

1999年底的一天,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天地》介绍海狸养殖,邓家凤看了,突发灵感:我何不也办个海狸养殖场。海狸当时在阳江是稀有物,周围的亲友都奉劝她不要随便冒险,但她把心一横:我就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0年初,她从外地买回100对海狸,租用了一个旧养殖场,开始走上人工养殖海狸之路。
然而,正当她初尝成功的甜头时,2002年非典的来袭,给海狸养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段时间,农户们甚至在半夜三四点中敲开我家门,把海狸送还给我并索要养殖费。”邓家凤说,“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做了一场恶梦一样。”
送走非典,又迎来了禽流感,老天似乎要好好地考验这位勇闯商海女将的忍耐力,一次次地把她推向绝望的边缘。但她没有气馁,自己认准了要走的路,就不轻易回头。不过经过非典的打击,她意识到了光靠简单的养殖模式经不起风浪,只有依靠科技,开展深加工和产品研发,才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于是,她不远千里四处求贤,招纳科研、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为己用。2002年9月,她注册成立了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经过精心经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效益也节节攀升,成为了该县远近有名的农业龙头企业。

回报社会,帮扶残疾人脱贫致富

邓家凤是个有爱心的女企业家,自己富了,不忘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她专门建立了一个残疾人扶贫就业的种养技术培训中心,长期为残疾人义务培训海狸养殖技能,还让残疾人免费领取海狸种苗回家饲养。多年来,她先后免费培训近711名残疾人学会种养殖技术,有18名还留在她的养殖场就业了。
几年来,她的善举得到社会的称赞,可她觉得这都不算什么,她只是把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做好了,看到大家一起致富,她就感到快乐和满足。
多年来的商海风雨,锻炼了邓家凤的意志,让她变得更加成熟了。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巾帼科技兴农带头人”、“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能手等。面对荣誉,她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在她的字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我将继续前行,我始终对自己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这样对记者说。

Tags: 责任编辑:wiwixin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任国务.. [下一篇]阳江获1200吨柴油救市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