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生命的本根:梁策的花鸟画艺术浅评
2008-04-07   来源:临夏农批网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梁策作品)
   
———丘成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意花鸟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涌现出一批批新人、新作,其中不乏新形式、新观念、新技法。然而真正能对传统的精华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传统技法,融入自身对生活、对艺术、对时代的独特感受,从而创作出有自家风格、富有创意的作品,就显得十分难得。
花鸟画家梁策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在这个艺术的氛围中引起了画坛的注目。
梁策1958年出生于阳江。梁策少年时即迷恋书画艺术。他好学上进,悟性极高。幼年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梁策从阳江一中高中毕业,因具有体育专长被招进广东省手球队集训。一年后,梁策回到闸坡海鸥小学当体育兼美术老师,后又考入体育学院。多年对艺术执着追求的梁策,虽无名师指点,但“勤劳奋发,日夜无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倾心于齐白石、吴昌硕、江文湛等,对他们的画作朝夕揣摩,研习之、领悟之,于传统的海洋中汲取精华。同时,梁策不以师古人为能事,不为成法所构,不畏艰难,对写意花鸟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其3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师古人,更师造化,以扎实的传统功力、独到的艺术思维和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不断实现着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向着现代审美意义上的转变,以其过人的智慧和悟性,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历练,在生命本根的文化土壤中,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
梁策出版的《画刊》被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系列画册。2005年1月他在湛江博物院举办梁策个展;2006年9月,又获第13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铜奖。2007年6月,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联合举办的赴新家坡《中国绘画艺术展》,并获优秀奖;8月,作品获中央电视台第7套农业节目“描绘新农村”全国美术作品巡展优秀奖;入选参加由广东省美协主办的广东美术慈善创作大赛;获由中国书画报主办的第3届“相约香江”中国花鸟交流展优秀奖;获广东省第8届书法、美术、摄影联展赛铜奖。
   读梁策画作,无论是盈丈巨幅,还是尺幅小品,皆可感受到其坚实的传统功力和率意挥洒的情感轨迹。
梁策作画,一经落笔,如入无人之境,无不体现出梁策渗透传统、自击胸臆、体悟自然之功力。
被我们称之为“花鸟画”的传统水墨,梁策有着自己较为独立的审美趣味。他的花鸟画作品通过线、墨、色的交错,构成花鸟画独特的艺术品味:墨色节制有度,与线条巧妙配合,色彩淡雅地点缀画面,更使笔墨生辉。他爱用“满构图”,在饱满的画面上,以不疲的精力和深厚的兴致,画山石的体和面以及它们奇异的重叠与组合,画山石身上的裂痕与缝隙。他似乎在写这些无声山石的历史沧桑,写我们的遭遇与命运。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梁策并未一味地追新求异,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求新。在其《晴翠》中,参差错落的竹,相当洒脱,具元人之严谨,蒲华之纵逸,唐云之笔致,其浓淡疏密、粗细交错、水气氤氲、空间廖廊,均处理得恰当好处,既传统、又现代。
   在梁策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荷花占了很大的篇章。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其高洁、清雅的风韵久为国人所喜爱,常以之比拟高尚的人格。梁策的荷花画,超越了纯象征的程式格调,而将荷花的人文品格置于朴实的自然生态之中。作品《映日》,在全景式的构图中,但见水天一色,虽满幅花与叶相随,在色墨氤氲间见出澄明空灵之气,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在此彰显,并传达出丰富而畅达的情愫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近年来,梁策以饱满的热情,用他那饱蘸艺术激情的创作之笔,创作出大量富有时代感和强烈个人画风的佳作。他为学精勤,待人谦和,虚怀若谷,执着于花鸟画创作事业,是一位站在自己土地上的花鸟画家,卓有成绩的实力派画家。他的写意花鸟艺术,伴随他的辛勤耕耘,必将进入更加理想的艺术境界。

Tags:花鸟画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五届二次会议委员提交220件提案 [下一篇]当心休眠卡花去冤枉钱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