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政 府 工 作 报 告(二))
批签约项目动工建设。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新产品,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着力做强做大板材生产加工、水产品深加工等出口企业,扩大家具、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产品出口。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推进 “阳江刀剪”国际出口区域品牌创建工作,培育更多出口品牌企业和龙头产品。加大出口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适应国家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
四、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争取年内培育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市五金刀剪创新中心“5中心1数据库”的建设,加快市五金刀剪模具研发中心的建设步伐,积极创建国家五金刀剪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服务。加快发展专业镇,争取年内培育3个省级专业镇。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创建技术中心,积极运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五金刀剪和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创建国家级火炬计划五金刀剪特色产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全面铺开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
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围绕产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重点抓好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和六大“产学研”研发或产业化基地建设。组织举办部属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的对接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普工作。扎实推进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重点扶持、发展和保护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培育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充分发挥五金刀剪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加强刀剪知识产权保护。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认真实施《阳江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抓好三山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游艇和风帆项目、阳春温泉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建设。努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等旅游品牌,加强“南海I号”的旅游宣传推介和营销策划,开发“南海I号”古船模型等系列旅游产品,策划、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打造新的旅游亮点。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粤西烟草配送中心、粮油批发配送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逐步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物流基地,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扩大内需。加快消费市场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规模。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会计、信息、设计装饰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引导形成汽车、房地产、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六、努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管理
继续推进绿色阳江建设。深化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推行污染减排一票否决和环境责任追究制。开展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水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推进漠阳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安全处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对全市32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服务。抓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认真把好环保准入关。积极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广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加强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和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好阳西、阳东、江城国家级和海陵省级海域使用管理百强县示范活动及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平行示范点项目。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土地资源。加强政府土地一级市场建设,健全土地储备交易运作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强化城乡建设管理。力争云阳高速阳江至阳春段年底动工建设,加快开阳高速公路阳江立交及连接线、阳茂高速织?立交至阳西县城连接线、阳江港铁路专用线、省道369线阳春春湾至罗阳段改建工程、白沙至程村二级公路、那龙至核电三级公路、阳江港11-14号及19号泊位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南新区、核电科研后勤生活区、一河两岸和开阳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城建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工作。加快完善北湖公园、鸳鸯湖公园等公园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抓好瑞禾路、北环路等旧城改造项目,推进高凉路、三环路和漠江中路的拆建工程。狠抓市区防洪工程首期、阳春城市防洪工程等4宗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尽快制定城区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城市管理,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推进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全面完成12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七、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妥善处理好国企改革的遗留问题,认真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完善财税管理机制。健全各县(市、区)异地招商税收分成制度,理顺市内税收征管关系。大力开展税收宣传,优化税收征管模式。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各项改革,提高各级理财水平,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加强财政资金审计,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减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备案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强化审批责任,把行政审批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加快农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地方公路养护等各项改革。
八、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