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关于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决定(二)
2008-07-28   来源:长沙农批网  作者:约定之日   字体:【 】  浏览:591次   评论:0
紧接关于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决定(一)
三、因地制宜,努力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坚持三产联动,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提升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优势、有基础的产业,较快地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大力突破薄弱环节,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全面提高工业化水平。以打造重要电力能源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阳江核电、广东华厦阳西电厂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力能源配套产业,加快电力能源项目集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高起点搞好阳江港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电子口岸建设,理顺阳江高新区与平冈镇、阳江港经济开发区、阳江港的关系,着力培育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粮油加工和海洋生物等产业,把阳江高新区打造成为临港工业核心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延长产业链等途径,着力提高五金刀剪、家具等国际竞争力,抓好国家火炬计划阳江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以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为重点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逐步提高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实现“阳江制造”向“阳江创造”转变。
 (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和生态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形成一批农、林、水特色品牌产业群。鼓励农民依托资源优势,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推进海洋渔业“二次创业”,加强渔港建设,做大水产养殖业,做优海洋捕捞业,做强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业,努力使海洋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积极发展南药种植加工业,努力建设中医药大市。
 (三)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阳江旅游资源丰富优势,以海陵岛开发为龙头,整合“山海湖林泉洞”等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和历史文化的融合。打响“南海Ⅰ号”品牌,打造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餐饮、体育和娱乐等行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重点发展专业市场、物流、信息、会展、金融、中介等行业,加快产业改造提升。
四、转变观念,全面做好“双转移”工作
抓住“双转移”的发展机遇,承接好产业转移,做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加快发展步伐。
(一)办好园区,搭好平台,建设全省“双转移”示范地。加强对全市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每个园区突出1-2个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在园区间的优化布局。市集中力量把阳江高新区、银岭科技产业园办成示范性产业园区。继续支持办好中山火炬(阳西)、东莞长安(阳春)、佛山禅城(阳东)、花都狮岭(江城)等产业转移园区。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我市交通港口条件优越、土地和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电力资源充裕、劳动力资源充足以及既有的特色产业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举全市之力,创造一切条件,争取省的大型产业转移园落户阳江。
 (二)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就业,组织富余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抓好对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的技能培训工作。把产业转移园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制定产业转移园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就业方案并抓好落实,明确本地企业吸纳和培训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责任。每个县(市、区)要建立若干个灵活就业基地,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进城创业购房。各级政府对新招本市农村劳动力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配合做好珠三角对我市的劳务帮扶工作,组织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富余适用型劳动力到珠三角就业,力争到2012年,新增转移本市劳动力30万人。做好输送初中毕业生到珠三角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就读工作,跟踪落实在当地推荐就业。
 (三)强化措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挑选后备干部组成小分队到珠三角驻点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和网络招商,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集聚力强的龙头项目,努力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市、县(市、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奖励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部门、园区、企业和社会引资人。
 (四)优化环境,打造投资创业的热土。重点抓好市政府投资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严格实行“一站式”服务,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所有审批项目,承诺办结时间必须比法定时间少一半,实际办结时间必须比承诺时间少一半。强力整顿行政机关作风,全面提高行政机关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抓好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阳江港铁路专用线、开阳高速公路阳江立交及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努力把阳江建设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
 五、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互动发展新格局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一)增强中心城市实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盘活城市资源,搞好城市经营,建设滨海
Tags:关于努 责任编辑:约定之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南海开渔节开船仪式在闸坡举行 [下一篇]全市上半年GDP增长12.3%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