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海陵岛科学发展的蓝图
2008-08-27   来源:长治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海陵岛总体规划纲要》解读
   《海陵岛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规划蓝图直指“实现海陵岛国际滨海旅游生态名岛”的发展目标。按照规划,这座令人神往的海岛不会让我们期待太久,最迟在2020年,这一目标将会实现。
在《规划纲要》中,对海陵岛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规划对城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旅游开发、交通系统、居住用地、海岛景观等都做了长远的规划。
“南海Ⅰ号”打捞出水,带来历史性的机遇,由此海陵岛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避免大面积开发带来的资金和人力不足,避免同时建设导致的市政前期投入过大,规划将开发时序分为4期。
 2010年之前为近期阶段,主要改造闸坡老城区,完善已有旅游景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2015年为中期阶段,将以新的旅游景点建设为主。后面远景规划的两个阶段也主要致力于旅游开发。
 全岛设11处旅游活动区
 针对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陈旧、产业较为单一等现实问题,海陵岛将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特征对海陵岛的旅游区作如下开发:在岛内规划布置一处旅游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将建设综合服务、旅游商业、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设施齐全的旅游配套设施;集中各类旅行社团,开辟旅游专线交通和旅游外来车辆集中停车场,服务来海陵岛旅游的全岛旅客。
 全岛规划设置11处旅游活动区:
 (1)马尾岛旅游活动区。结合马尾岛浪缓滩浅的特点,沿马尾岛西侧布置水上排屋作为旅游休闲度假社区,旅游活动主要为休闲度假旅游。
 (2)大角湾旅游活动区。充分利用大角湾现状旅游的知名度,通过行政中心的搬迁,完善旅游设施,旅游活动项目主要为滨海休闲旅游、帆船帆板、水上摩托等。
 (3)“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活动区。利用“南海Ⅰ号”古沉船资源,开展水下考古、展览观光、商务会议、滨海度假等旅游活动。
 (4)银滩中旅游活动区。结合银滩旅游服务组团的建设,在十里银滩中段建设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旅游活动以滨海休闲、近海冲浪等为主。
 (5)银滩东旅游活动区。结合湖泉等水系,皇宋螺城的资源,规划在十里银滩东段建设,旅游活动以滨海、休闲海滨浴场等,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众。
 (6)三山岛旅游活动区。结合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旅游活动主要为休闲度假、滨海旅游。
 (7)地拿—那谢旅游活动区。结合游艇码头的设立以及丰富的海湾岸线资源,旅游活动主要为休闲度假、滨海旅游。
 (8)金沙滩—太傅庙旅游活动区。该活动区充分利用岛东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旅游活动主要为自然观光、滨海休闲、拓展体验、历史人文景观参观等。  
 (9)北汀旅游活动区。位于岛西北的北汀村附近。结合渔业养殖和生态农业生产等项目的开展,旅游活动主要是农业观光摘种、渔业捕捞体验等。
 (10)草王山旅游活动区。该活动区以生态园开发为主,开展攀岩、探险、拓展等体验观光旅游活动。
 (11)海陵外岛旅游活动区。利用海陵岛外岛现有的旅游资源,主要以南鹏列岛为主,结合南鹏岛的地形险峻、海蚀地貌千姿百态以及特色人工地貌,开展游艇、垂钓、滑水、自然探险等旅游活动。
  从规划来看,这11处旅游活动区各有特色、又形成互补,体现出海陵岛的旅游发展方向正从纯粹的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与度假结合型旅游的转变。
 建设十里银滩文化景观区
    海陵岛历史古迹较多,人文景观也各具特色。这一特色在总体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全岛的景观建设上,所采取的整体策略是:强化以山海环境为特色,突出海陵岛的自然景观与以人文尺度为特征的城市景观有机结合。具体通过“治山、理水、营城、宜人”四个方面,打造山海交融的生态格局,突出环保理念。力争打造自然景观为基底,显山露水,形成海、滩、湖、山、绿地为一体的景观系统。
 基于这样的规划策略,在此次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十里银滩等八个景观区。闸坡和海陵大桥景观区主打“城镇风貌牌”;大角湾、岛东景观区以山海风光为主;草王山、北汀景观区靠生态产业吸引游客;太傅庙景观区则以历史人文等景观彰显其特色。而十里银滩景观区则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的文化开发作为一大亮点。
 在这八大景观区中,十里银滩文化景观区无疑是其中的焦点。这一拥有千年历史沉淀的文化景观区,在不久的将来,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海内外游客的面前?这绝对会成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海岛交通连接云阳高速
 1992年设立试验开发区以来,历经多年建设,海陵岛的交通基础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其他海岛旅游区相比,由于有大堤连接,海陵岛的交通就占有一定优势。这次规划中,交通系统的建设又被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
 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设海陵大桥。大桥将与云阳高速连接,从而实现与沿海高速、广湛高速的交叉连接,海岛东、西、北方向都将路路畅通。
 岛内道路网也将继续完善。规划道路网络呈环状加方格网结构,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入村小路四级道路体系。规划主干道8条。其中海滨大道景观道路面断面为72米。
 另外,还规划设置2处长途客运站:一处是位于海陵大桥南侧的桥南客运站,作为服务全岛的主要客运站;另一处是闸坡现状客运站,主要解决闸坡镇居民的短途出行。规划设置8处游艇停靠码头、1处境外入岛口岸、2处客货运码头。
适度开发近海海域
在近海海域和海岸线的开发问题上,海陵岛不仅是滨海旅游的胜地,也是渔业开发基地。
在坚持开发利用和自然保护兼顾原则的前提下,近海海域规划分为三类:在海陵岛岛西的近海海域主要以海产养殖、深海捕捞等为主;岛南的近海海域规划为旅游海域。游客在马尾岛、大角湾、十里银滩等将尽情享受冲浪、橡皮艇、摩托艇、帆板水上飞机等娱乐项目。在岛东、岛北的近海海域,将以生态保护养护为主。
规划中的海陵岛海岸线分为水产养殖岸线、旅游沙滩岸线、人工建设岸线、自然预留岸线等四类,也将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
居住用地分片集中
根据海陵岛居住用地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同时为了便于规划管理与公建配套,将在银滩西片区、银滩中片区、银滩东片区、大角湾片区、北汀片区、桥南片区规划建设新居住小区。新建小区多数会依山傍海而建,相信会成为人人向往的居家胜地。
与此同时,岛内的行政办公等设施也将系统规划。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的行政中心将搬迁到三山岛北侧和草王山南侧集中布置,提供较好的办公环境和办公空间。
 另外,为实现整体美化,闸坡片区、海陵岛片区内的旧房和城中村将进一步改造。为减少污水排放对南海海水和近海沙滩的污染,将规划建设闸坡、银滩等6座污水处理厂。而其他的市政配套设施也将日益完善。
 面对这一科学规划的发展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海陵岛将会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滨海名岛。 董诗明 
Tags:蓝图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城区名列其中 [下一篇]阳春石望成护工厨师输出大镇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