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从“交公粮”到“种粮补贴”
2008-10-30   来源:绵阳农批网  作者:soso   字体:【 】  浏览:55次   评论:0
   ■“中国移动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茹正荣
   农民种田从费时耗力,到节时省力;从要交纳公粮,到可获取补贴,这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过去,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种田的效益不高,且还要交纳公粮。一年当中的六月和十月,是农民兄弟最忙碌的时候,也是镇村干部最忙碌之时。那时,在农村总会见到干部挨家逐户做发动工作。为了完成纳粮任务,不拖后腿,刚收割完毕,农民又要忙于把晒干的稻子拉到镇上的粮站交纳。为了节省时间,不耽误工作,农民交粮几乎都是选择晚上。其实,对于农民兄弟来说,交粮是一件“苦差事”,往往需要折腾半个晚上,验收、过磅、扛粮等一系列程序把交粮的村民弄得疲惫不堪。那时我们几兄弟还小,家里的劳动力少,父亲每次到镇上交粮得叫上“帮手”。
   改革开放30年,大江南北变得花红柳绿,农村这片热土也焕发出无限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软盘抛秧技术代替了“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机械化替代了人赶牛耕的模式,种田的效率得到提高。改革开放给农村注入了一股新活力,给广大群众带来了诸多实惠。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党中央连续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2004年,免除了农业税,农民不用缴交公粮。2005年,广东开始实施“种粮直补”,普通种田户、种田大户均可获得不等的种粮补贴。随后国家开始发放农资补贴,这项惠民政策的出台,让那些种田大户从中可获得种粮补贴,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村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种田热潮,曾经一度撂荒的“闲田”得以重新耕作。趁着这大好时机,我家也承包了几十亩水田。
   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的年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欢歌在农村这方热土越唱越响亮。
Tags: 责任编辑:sos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下月初城郊蔬菜可大量上市 [下一篇]在新的起点上征兵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