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j1130a202 拓宽销售渠道
助果农增产增收
———访阳春市马水桔协会会长邹好增
本报记者/梁宗具
“最近我们协会刚召集阳春100多名流通大户开会,备战即将来临的马水桔上市销售工作。”阳春市马水桔协会会长邹好增如是说。距马水桔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阳春马水桔协会正忙着联系流通大户、为果场申报出口注册登记、推广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等事宜,记者经多次联系才约到邹好增采访。
种植马水桔是阳春农民近年来发家致富的新途径,而阳春马水桔的品牌也扬名全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阳春马水桔协会功不可没。该协会成立于2001年6月,目前已拥有包括马水桔专业户、流通户、技术及产品经销企业在内的590多名会员。多年来,协会在生产技术培训和果品销售方面,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较好地促进了果农增产增收。
研究和推广马水桔生产技术是协会的重要职责,也是马水桔种植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邹好增介绍,协会成立几年来,针对马水桔成花难、保果难和裂果严重的问题,多次组织会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广泛的调查和试验,并向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取经,逐步摸索出促花、保花保果和防止裂果的技术措施。多次邀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本市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对会员和种植大户分期、分阶段进行技术培训。其中,在2004-2007年共举办了58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达3万多人次,发送各种技术材料3.5万多份。
过去,由于马水桔受螨类害虫危害严重,果农常常要喷洒农药杀虫,影响果品质量和食用安全。从2003年起,协会每年引进和推广捕食螨,采取“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技术后,大幅度降低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解决了螨类害虫防治难。此外,协会向广大会员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盛唐”食物诱剂防治柑桔小实蝇新技术,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提供技术保证。
“种好马水桔固然关键,但要转化为效益,还得销售出去,协会长期致力于加强果品销售服务,协助果园开拓马水桔市场。”有多年种桔经验的邹好增深有感触地说。他告诉记者,近日来,协会正忙着为8家新申报出口业务的果园办理出口注册登记。自2006年以来,协会积极与阳江检验检疫局接洽,组织果园进行出口注册登记,并提供统一报检报关服务。除正在申报的8家果园外,目前协会已为37家果园办理出口注册登记,组织果园销售马水桔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去年末和今年初,阳春出口越南地区的马水桔达9700多吨,成为马水桔销售业务新增长点。
几年来,协会每年积极协助阳春市政府到北京、上海等地及本市召开马水桔推介会,还多次组织流通、科技大户到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郑州等城市水果市场,宣传推广阳春马水桔。与当地水果批发商增进购销合作,促进马水桔果品的市场开拓。协会利用自身的市场面广、客户多的优势,每年联系果商前来阳春收购马水桔。“明年1月中旬,协会将协助政府部门在马水桔上市前夕隆重召开推介会,争取在春节前后卖个满堂红。”邹好增说。
多年来,通过协会研究、推广马水桔生产新技术以及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阳春市马水桔生产的发展,推动了阳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阳春马水桔协会实力也明显增强,并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该协会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单位;2007年,该协会先后被省农业厅、国家科技部授予广东省示范协会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邹好增表示,接下来,阳春马水桔协会将继续发挥在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果品市场开拓销售的带头作用,为广大会员和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果农增产增收。
图:谈起阳春市马水桔协会的发展大计,会长邹好增信心满怀。
梁宗具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