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一路高歌。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光辉的30年,伟大的30年。
日前,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比赛,我市各行业的17名参赛选手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讲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和生活的变迁。以下是6位获奖演讲者的慷慨陈词。专栏统筹/文字整理 冯春琴
我家的“迁居工程”
阳东县教育局 刘于宁
阳东20年的变迁
阳东电视台 张孙兴
我的父亲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每每说起过去,他总不忘“炫耀”一番“创业史”。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耀”得最多且最得意的,当数他的三次“迁居工程”。
父亲第一次的“迁居工程”,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土地刚承包到户,父亲靠辛勤劳作解决了温饱后,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砖瓦房,一家子从泥砖房搬进了宽敞的“青砖屋”。
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用巨手再绘发展宏图,让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大江南北,造就了我家的“洗脚上田梦”。90年代初,父亲经常要外出务工,而村里道路坑洼,交通不便,父亲有了一点积蓄后,便到镇上建起一幢楼房,一家子从此过上了镇里人的生活。
早些年,父亲在城里购了房,把家搬到了城市,过上了更舒适的生活。闲来,父亲不时来两句:“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短短的几十年,我家的居住环境几乎是几年一个大变迁。古代孟母三迁,是为了给孟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我家的“三迁”,是党给了我们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
回首30年,想说的、要说的,实在太多了!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时,虽然我还没出生,但是“80后”的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从中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岁月洗礼,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80后奏响冲锋号
阳西书村中学 陈光明
20年前,也就是1988年,阳东建区,当时的阳东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基础相当薄弱,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有几百万元,阳东的机关大院就挤在占地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的小院子里,整个阳东只有三条水泥路。
20年前,阳东最多的商铺是打菜刀的传统手工作坊。任何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阳东怎么会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中国菜刀中心”,让全世界都知道阳东有个“十八子”。
20年前,阳东的水果只能摆在路边卖,如果太多了卖不出去就要拿去喂猪。而阳东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果用益智之乡”,水果还卖到了国外。
20年前,阳东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没有一间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厕所。如今阳东成为了“广东省旅游强县”,能吸引八方来客,招待四海宾朋。
怎么只用20年的时间阳东就从个破县城变成了“经济强县、和谐阳东、宜居新城”了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阳东赶上了好时候,借助改革开放的这股春风,让一穷二白的阳东富了起来。
改革的赞歌
市事务局 陈博鸿
作为80后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辉煌;更因为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有人说, 80后是最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不负责任、叛逆甚至堕落。其实,作为80后的我们,从来就不曾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我们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敢于担当,我们勇于奉献。
即将过去的2008年留给我们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中心熊熊燃起的那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片欢呼雀跃。但是,总会有人嫉妒中国的崛起,妄想阻止中国的发展与图强。大家可还记得:当奥运圣火在欧美各国传递时,一些仇视中国的激进分子想借此机会寻机生事。这时候,令人欣慰的是:中华海外学子们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手持国旗,奔走呼告;他们欢呼呐喊,高唱国歌;他们用弱小的身躯挡开了无知者的挑战,这里有绝大多数的是那些出生在80后的年轻人。
我们从不缺少抱负,我们敢于担当。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作为80后的我们,更是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有10多万80后解放军战士直接参与到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有八千多80后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展开救援、还有一些从未献过血的年轻人一天之内连续捐了两次。
在大事大非面前我们敢于担当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因为奉献而自豪。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就从事着叶的事业。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三尺讲坛是我不变的舞台。我不敢祈求我的付出能感动天地,只希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出自己的光和热,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有限的青春与力量。
千里坦途开富路
市公路局 向家煊
我出生在70年代,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成长起来的青年,回顾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有幸见证和真切感受了它的巨大变化。
小时候的记忆中,有些事至今难以磨灭:有一次,邻居家炸猪油,香气直扑我们的鼻子,那个香啊,至今还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邻居家的孩子将炸得金黄的猪油渣拿来送饭,馋得我和弟弟在旁边直咽口水。晚上,妈妈回到家,弟弟马上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猪肉吃呀,买不起猪肉,肥板或者猪油也很好啊。”记得当时妈妈怔住了,我看见她的眼睛红了。其实有哪个母亲不想儿女吃得饱吃得好呀?只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想吃上点肉真的是一种奢侈。我们只好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父母才会给我们做上一套新衣裳,我们才能够吃得上鸡鹅等肉类。
后来,随爸爸搬迁至外地,一家五口住在不足40平米的单位宿舍,用的是公共厨房和冲凉房。再后来,阳江建市,我们一家又搬迁回了家乡。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大大改善,住进了宽敞的楼房,而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裳、才能吃上一顿好肉早已不成为一种期盼。
改革开放30年来,阳江这片热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勇敢的阳江人民谱写着快速发展的新篇章。现在的阳江,沿海高速如巨龙横卧;工业园迅速发展壮大;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城区高楼林立;各种轿车在马路上川流不息;各种生活设施日趋完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历史新时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党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造就了我国现在的大发展、大繁荣。
千里坦途开富路
市公路局 向家煊
我上初中的时候,要到离家30里外的八甲镇就读,这时我感受到了求学路上的艰辛。由于去乡公社的路是一条坑槽连片、杂草丛生的土路,到了春天,路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蒺藜,常把自行车的轮胎扎破,若是遇上下雨天,整条路便泥泞不堪,别说骑自行车,就是步行也困难,我和小伙伴只得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朝着目的地艰难前行。这条路我走了3年,直到1992年初中毕业。也就是那一年,我们村被定为典型农业村。为方便村里农产品运输,县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把沙土路建成了柏油路,村里的孩子上学再也不怕下雨了。
1995年我考入交通大学。临行前,父老乡亲们开着人货两用车,从我们村赶往县城汽车站为我送行,因为那时村里还没有直接通往县城的公路,乡亲们绕了几十里路才到达县城,看着风尘仆仆的父老乡亲,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奋苦读,将来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改变乡亲们出行难的状况。
在我读大学期间,家乡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好,春湾、合水、永宁、卫国等乡镇铺建一条条宽广的公路,村村公路到了家门口。也许今生与路有缘,毕业后我便成为了一名路桥建设者,虽然每天都奔波于机械轰鸣、枯燥乏味的施工一线,但看到一条条优质高效的公路建成通车,看到一辆辆农资运输车辆穿梭于城乡之间,看到一张张写满艰辛的脸庞笑逐颜开,作为一名普通的公路建设者,我感到非常自豪。如今开阳高速公路、阳茂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的开通,国道325、省道113、369、277线等等的建成通车,再加上“村村通公路”任务的完成,使全市502个村委会130多万群众解决了行路难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阳江市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路网快速发展,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城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千里坦途开富路,万家伟业架金桥。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8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38亿元。一组组耀眼的数字,难道不正充分说明“路通财通”这一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吗?
让历史告诉未来
阳江一中高二(8)班 姜莹莹
历史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亡。禁海几亡,开海则强。”
从1978年起,萌芽于小岗村农民的鲜红指印,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崭新决策,凭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30年来,我国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变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东方雄鸡的响亮啼叫,从此唤醒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的飞速增长成就了科技的辉煌。从1979年远程火箭到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改革开放让炎黄子孙大鹏展翅、漫游太空。
改革开放也是富民之路。改革,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路四通八达。无论通都大邑还是边远山区,改革开放的火炬都照亮了中国人民微笑的面庞。
改革开放更是文明之路。在过去的30年里,教育、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沐浴着中国共产党的阳光,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历史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发展道路上,国家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而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也应该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站在改革的浪尖上以更开放的全球观念放眼社会。我们坚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成熟与自信的中国人民,敢用微笑对待任何困难。
纪念过去是为了成就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改革,才能看风云变幻,却屹立不倒;唯有对外开放,方敢立苍茫大地,问谁主沉浮。
就像一句歌这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且将这改革开放的盛世华章唱响天地,唱得英姿飒爽,唱得雄浑高昂,唱出一方明媚春景,唱出一路锦绣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