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10多分钟搞掂理赔手续
2009-02-21   来源:长治农批网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76次   评论:0
   破解农村“五难”得民心 
本报讯 “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刚从水上搬到岸上居住,80多岁的张婆婆激动地说。在实施渔民安居工程的过程中,阳春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使13户像张婆婆这样的孤寡老人不用花费一分钱,就搬进了新楼房。
近年来,阳春市把渔民安居工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目前,已有420户世代生活在水上的渔民搬进了新居。阳春市委书记敖广恩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在支农、惠农,解决民生问题上,坚持做到政府不能怕吃亏,工作不能怕麻烦,干部不能有私心的理念。”

从群众最关心处入手
   阳春市经济底子薄弱,群众收入不高;而民生方面的问题又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那么,如何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呢?经过调研、探索,阳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读书难、看病难等问题。目前,该市实现了镇通过行政村道路硬底化1200公里,完成了6万户农村泥砖住房改造、420户1260名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解决了10万农民饮水难问题。
“有了硬底化道路,为山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世代生活在阳春山区的农民对此深有感慨。圭岗镇那柳村种果大户黄天业对笔者说,现在水泥道路延伸到了山区农村,为他们发展生产提供了便利。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果农要用手推车、肩挑的办法把柑桔送到圩镇销售,现在果商直接把车开到果园。目前,正值阳春马水桔的收获期,笔者在圭岗、马水、春城等地,见到不少果商把车辆开到地头,收购马水桔,并源源不断销往外地市场,呈现出马水桔逆市漂红的可喜局面。
着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成了阳春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该市农村“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至目前止,累计总投入6.2亿元完成了6.1万户、面积485万平方米的农村泥砖住房改造,改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420户1260名渔民安居工程,被国家渔业部誉为“开创了渔民上岸安居的新模式”;投入1.76亿元在3年内完成总里程1200公里的镇通行政村道路硬底化目标,建成了自然村硬底化村道240.2公里;投入225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10多万农民饮水难问题;投入1200万元完善山区卫生院建设,使该市309个行政村均建有1个以上标准卫生站。

筑牢基层堡垒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为此,阳春市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转移力度,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去年以来,该市组织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7243人,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300多名,新增就业岗位9100多个,输送农村劳动力1748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仅今年头一个多月,该市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及咨询活动达42期,培训农民3520人次,向农户发放《农民购种须知》、《春季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宣传资料3500余份。
“基层组织是农村的中枢机构,选准、配强农村基层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敖广恩说。近年来,阳春市紧紧围绕建强一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建设一条新农村示范村、营造一个文明村风、培育一批新型农民等“五个一”工程,在选聘大学生“村官”,选派企业家“农官”两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先后分三批次在大中专毕业生或退伍军人中择优选聘“村官”214名,同时建立了财政统发生活补助、定期考核、优先录用等管理激励机制。首批选派的23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村官”已上任,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伍志雄
Tags:钟搞掂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市9000多亩农作物受旱 [下一篇]我市省政协委员提交10件提案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