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抓住《纲要》实施机遇主动融入珠三角
2009-02-17   来源:绥化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yj0217a103
 在《粤东西北科学发展报告》发布仪式上,魏宏广接受南方网专访时表示
 本报广州电(记者/董诗明  通讯员/关则敢)昨晚7时许,在南方网举办的南方日报特刊《粤东西北科学发展报告》发布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做客南方网访谈直播室,就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能源基地建设等方面接受南方网专访,并就“双转移”等问题与学者互动交流。
    核电站的稳步推进将产生多重拉动作用
 南方网:2008年阳江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即将投入700个亿的核电站项目,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对阳江的经济发展将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吗?
 魏宏广:阳江核电是阳江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也可以说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项目。应该说,阳江核电的建设承载了270万阳江人民的期望和期待。
 阳江核电站的建设对阳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是很强的。首先,它可以直接促进固定资产的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核电站从2003年正式开工准备到去年年底投入了40多亿,2009年将投资47亿元人民币,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是很明显的;同时,核电站的建设对培育为核电发展服务的行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核电站的负责人介绍,核电站高峰建设的时候将有两到三万建设者,核电站建成之后为核电站服务的机构也会很多,同时我们将力争在阳江设立核电设备工业园。另外,核电站建设还会吸引很多高素质人才落户阳江,这对改善阳江的人才结构,提高阳江人的文化素质等方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阳江核电站建成之后,每年的发电量将会达到480亿千瓦时,对阳江的经济贡献也是很大的。同时,阳江核电站还计划在阳江设立培训、研发基地,这些设立对阳江整个城市建设的拉动也是会有直接的作用。
 打造能源基地有现实基础,经过科学论证
 南方网:感觉阳江的战略定位是“以电兴市”,这与广东其他区域或者珠三角地区比较,有什么优势?  
 魏宏广:根据阳江发展现状,我们提出要将阳江建设成为广东重要的能源基地。提出这样一种考虑是经过科学论证之后确定的。首先,阳江核电站的建设为我们做这种定位提供了现实的支撑。阳江核电站总的装机容量达到将近1000万千瓦。另外,正在建设的华厦阳西电厂将于今年6月份落成投产,投产后两台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机组就可发电。我们已经选好址,准备建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80亿元。除此之外,阳江还有很丰富的风能发电的资源,最近风电也在陆续上马建设。这些电力能源的项目全部建设好,总装机容量超过1800万千瓦。这么大的发电量,在广东省的地级市里是少有的。因此,我们提出把阳江建设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是有现实基础的,接下来我们也会向这个目标迈进。
城市定位: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南方网:您能否总结一下阳江今后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
魏宏广:去年7月1日到 2日省委汪洋书记到阳江调研,提出了要把阳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我们觉得这个定位为阳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确实,阳江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是有可能的。一方面阳江的农业比较发达,去年我们的农业产值达到190亿元,农业在阳江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阳江的农业很有特色。工业那块,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另外,第三产业我们也很有基础,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5亿元,人均排在全省第9位。而且阳江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我们有非常美丽的海陵岛,有“南海Ⅰ号”,还有温泉。另外,阳江有湖、洞、山,美丽的风光也是很吸引游人的。所以,我们做好第三产业,有很好的基础。
汪洋书记为我们提出要在阳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我觉得是为阳江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经过深入研究,我们给阳江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广东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双转移”的示范地、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纲要》实施是重要发展机遇,阳江未被边缘化 
南方网:您觉得阳江是否被边缘化了?
魏宏广:我没有这么觉得。《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对环珠三角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阳江是粤西最靠近珠三角的。《纲要》出来之后我们也在积极学习,我们要主动联系珠三角,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我们提出一个口号,跟珠三角要对接共享、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我们也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纲要》出来以后,我们应该主动融入。我们应在《纲要》的指引下,积极寻找阳江的发展机会。我觉得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有条件来借珠三角的态势发展得更好。比如阳江有很好的港口优势,如何发挥临港工业,怎么跟珠三角合作,用我们的优势来发展我们的产业。我们觉得不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会抓住这个机遇,来实现我们的加快发展。
图:魏宏广做客南方网直播室。
董诗明摄

Tags:施机遇 融入珠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雅韶镇农民在灌溉农田 [下一篇]融入珠三角服务珠三角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