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用工不可排外
2009-02-13   来源:六安农批网  作者:高富帅   字体:【 】  浏览:39次   评论:0
■漠江时评
■常培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近日的广东“两会”上,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集体上交了一份提案,鉴于每年省外农民工给本地的财政、治安和人口带来的压力,而且广东本省落后地区还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建议广东省采取限制措施,减少外省农民工数量,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本省闲置劳动力的培训和安置。
此提案表面上看去确实能起到一箭双雕之功效:既能减少大量外省农民工给本地带来的财政压力、治安压力、人口压力和大量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同时能把节余资金用于本省落后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劳动力培训。笔者相信此提案也许会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此提案若付诸实施,这种“用工歧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却不能不考虑。
首先,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苦心孤诣所建立起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万事敢为人先的排头兵形象一定会遭到损害,而这种宽容的气度和包容的姿态恰恰是广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曾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先行一步培养和引进了大量优秀人才。”作为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典范,外来农民工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千里迢迢来外地谋生,是勤劳中国人的代表性群体,当他们的子女在本地接受教育生根成长,作为回报,他们对广东的未来发展意义则更为深远。另外,各省农民工对丰富广东社会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功不可没,拥有不同人文风情、地方传统的外来人群为广东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青春永葆。
其次,此提案或许能够有效地缩小广东省不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对中西部省份农民工的限制会进一步加大本已严重的省际贫富差距,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不利。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地区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初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全国人民的各方面支持,没有当初的群策群力和万众一心,也难有广东经济今日雄踞鳌头之局面。而今面对经济危机,已有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中央政府为此也正焦虑不已。广东省此时若拘眼光于一隅而只求自保,缺乏大局意识,这岂非自私偏隘的表现?
再者,解决广东省落后地区的扶贫困境也非鼓励进城务工一条道可走。我们可以发挥创造力和开拓精神,根据落后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副业或者旅游产业,使扶贫模式更具有“广东特色”,这样不仅能治贫困之根,还能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树立典型。这也不枉了我们的改革排头兵称号。
一个开放而自信的国家能够保证这个国家永远强大而不至衰落,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一个省份甚或一个城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好处而无视广东省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只有以自信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挑战,才能让广东省永远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
Tags: 责任编辑:高富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开启商效农业的新模式 [下一篇]雅韶镇农民在灌溉农田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