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WD-03.10-04 新《高考大纲》出炉
文/陶明霞 常培 图/梁文栋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考是一场大仗、硬仗,备考亦遵循此理。而备考要想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掌握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地理:梳理零碎知识形成系统
今年的地理大纲与往年没多大变化。纵观整个考纲,除重点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外,还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即强调知识整合、理解、运用的能力。两阳中学陈修叠老师认为,高考前地理的复习重在梳理,形成系统。
陈修叠老师说:“在学习的时候,学生都是按照各个章节来学习。但是,有一些知识涉及在各个专题里面,所以,在掌握好各个细的知识点外,还要学会把零碎的知识形成系统,这样才能在答题时考虑全面,思路清晰。”在梳理主干知识时,主要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区域定位与读图训练也是复习中必不可少的。地理图像考查历来都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对一些与地理相关的重点时事要有所了解,如汶川地震、雪灾、嫦娥一号等等。
生物:答题规范很重要
阳东一中老师陈德记分析生物大纲时表示,近年来生物科目高考大纲一直比较稳定,基本没变化。
“阳江学生平时习惯了使用不规范的答题方式,这样在高考中就会吃亏。”陈德记老师认为,答题规范特别重要,往年考生容易丢分的地方许多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表述不清,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他强调,考生答题过程中必须使用标准术语而不能用其它来替代,不然不能得分,是否规范使用标准术语是考察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一个体现。所以,平时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就该养成规范的习惯。他希望考生切勿眼高手低:做了不等于做对,对了不等于得分,得分不等于得全分。
高考题目设置是按照3:5:2的比例,一些优秀同学在学科竞赛中,能取得相当不错得成绩,但是在高考中却未必。如果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必须加强基本功,争取得到前面70%的分数,至于难题,最后有时间再量力而行。
本年度的社会热点,有些题目可能会以此作为出题的引子。比如毒奶粉事件中的三聚氢胺导致儿童肾结石,可能会让你以此做一个实验;再比如神七联系到太空育种,由三农联系到基因工程,如此等等。考生平时也应多留心广东本省的文化传统、饮食习惯、经济发展等等,虽然在这些方面出题不会太多,但有备无患。
此外,由于非选择题,高考要求使用黑色钢笔答题,很多同学在平时的训练中为求方便和速度喜欢使用圆珠笔,所以,建议同学们最好改变一下用笔的习惯,和高考相适应。
物理:多做相关联系题目
今年的物理大纲新增了三个考点: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和多普勒效应。必考部分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要求从原来的一类变成二类。
针对考纲变化,阳东一中物理老师陈世雄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相关联系题目,理解知识点的内容。
去年的物理题整体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考生不能因此而降低平时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陈世雄认为,计算题和实验题是物理的难点。对于计算题,还是要加快解题速度,同时注意规范性,会做的要争取不失分。对于实验题,加强实验题专题的复习,同时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电学和力学仪器的选择。特别是实验题,难点很有可能在这里,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考查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的实验素养。考生平时做实验的时候要掌握实验的原理及选用实验器材的原则和依据,总结有关设计性实验问题,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物理是最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对高中物理各板块知识,考生在后期的复习中要能够综合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特别是力学和电磁学两大板块内容,应该将运动和力、功和能量变化、守恒思想、场的观念、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融会贯通,形成整体认识。
化学:加强计算练习
去年高考的化学题,普遍学生都喊难,认为题量大,计算又繁琐,同时阅读量增大了,题目的材料和出题方式比较新颖,考试的知识虽然在书本上,但是题目的来源却在书本之外。特别是计算题,去年高考的计算题要写过程,但是以前是作为填空题来出现,考生不适应。
阳东一中化学老师黄恩存认为,今年化学高考大纲与去年变化不大,针对去年高考的难点,考生应该在平时应该多加强对于计算题的练习。同时,化学许多题的文字比较多,信息量大,考生应提高从材料里提取信息的速度和能力。而对于出题方式新颖,材料来源生活使学生不适应的问题,黄老师认为,化学试题并不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将不同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化学学科内综合的特点。考生要学会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
今年化学高考大纲只在选考部分有所变化,选考部分考察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增加了难度。不过,对考生的整体复习并无多大影响。
政治:多选题相信第一感觉
76分的选择题里面,错得最多的是多选题。提起多选题,阳东一中的施宗亮老师就为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担忧:“多选题要相信第一感觉,除非第二感觉有十二分的把握才能改。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多选题最容易失分,改来改去,越改越错。”施老师认为,成绩好的同学在做多选题时往往第一感觉是对的,后来反过来检查时,思维无限扩展,接着开始犹豫,漏选严重。因为选修部分只考7分,许多考生不太重视,认为“一本书都要背才拿7分,付出那么多,回报这么小。”施老师特别强调,考生应该对这部分提高重视程度,这7分的题目简单,基本都是考查课本上的内容,考生应该“分分必争”。
政治大纲的许多地方都有改变,也新增了许多内容。施宗亮老师分析说,修改的部分是根据新课本,同时也结合了十七大的一些提法。
政治复习第一轮要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地毯式复习;第二轮进行知识专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第三轮开始时政专题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