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江不应成为缺水地区
2009-03-22   来源:杭州农批网  作者:嘉音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人均水资源量是全省平均的1.5倍,而灌溉用水利用率仅35%———
   本报记者/陈军
   阳江河流密布,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8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04.9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083立方米,为全省平均值的1.5倍,是广东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然而,我市有耕地157万亩,冬种面积多年来却一直维持在60万亩左右,冬种面积的总量和占耕地的比例远远低于茂名、湛江等周边地区。每年春耕来临时,干旱总会成为一个话题,仿佛阳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缺水地区。
为何我们守着丰富的水资源却总是喊旱?在3月22日“国际水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孟朗。李孟朗说,只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阳江局部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兴修水利,提倡节水灌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地上,清淤河道、沟渠,建设灌溉网络,把水引到地头;地下,打井取水发展高效农业。
李孟朗认为,节水意识淡薄,节水措施不够,水资源浪费严重,是我市一个普遍现象。去年,全市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865立方米,有效利用率仅3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2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75%至85%的重复利用率相比差距更大。一方面,我们在大量地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的农业生产却因为局部缺水和季节性缺水受到限制。例如,每年90多万亩冬闲田因为缺水等原因闲置,每年春耕总有一些地方因为缺水而无法播种水稻,甚至连旱地作物也要等天上降大雨才能播种。
   李孟朗说,目前我市已建成蓄水工程1637宗,总库容13.17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库容为6.93亿立方米,水量并不算小。但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灌溉网络不畅,渠道淤积,我们的水引不到田间地头,全市157万亩耕地中,大概有一半存在这一问题。因此,如何尽可能把水引到田头,是我市解决部分农田靠天吃饭问题的关键。对于无法引水灌溉的耕地,采取抽地下水的方式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冬种生产,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我市每年的农业用水量约为11.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使用量不到0.6亿立方米。如果把地下水利用起来,阳江根本就谈不上缺水。
Tags:江不应 成为缺 水地区 责任编辑:嘉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下大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下一篇]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