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稻年年种今年变化大
2009-04-09   来源:长治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32次   评论:0


YQZ_0407-07
是人工抛秧还是机械插秧,康州村村民今年春耕有了新选择
本报记者/陈军 通讯员/许光荣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大不小的降雨,让正准备抛秧的农民心里乐开了花。前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城区双捷镇康州村采访,只见稻田里农民正忙着运苗、抛秧,各式农用机械穿梭于稻田和机耕路之间,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与往年相比,康州村今年的春耕显得格外热闹。变化来自于刚刚成立的康州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因为全村近2000亩水田中,有550亩交给了合作社全程管理,农户每亩交210元后,从耙田、育苗、插秧、杀虫到收获,都交由合作社统一完成。对康州村许多村民们来说,水稻机耕、机收都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用机器插秧却是第一次。
   “我家有4亩水田,两亩交给合作社种,两亩留给自己种,我就是要比较一下,看机插的效果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正在水田里抛秧的村民江杏贵对记者说。江杏贵告诉记者,他种了大半辈子水稻,今年是第一次见到用机器插秧,大家都说机插省力、增产,省力他不怀疑,是不是还能增产他心中没底,如果机插的效果好,下半年另外两亩水田也交给合作社全程打理。
村民陈仕芳刚刚抛完秧,正在田边的水渠里洗手,听说有记者采访,她主动与我们聊起来。“当然是机器插的苗靓啊!秧苗整整齐齐的。” 陈仕芳笑呵呵地说,“一亩半水田不到半小时就插完了,过去我要干一整天。”陈仕芬家有3亩水田,与其他人一样,也有一半交给了合作社管理。
水田里,合作社新买的两台插秧机“突突突”缓缓前行,身后插下了一排排株行距适中的秧苗。田埂上,观看的村民互相议论着,发表各自的意见。第一次搞机插的康州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国猷坦言,现在他的压力特别大,因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早稻搞机插失败,那么村里2000亩晚稻实现全程机械化的计划就要泡汤,更重要的是,村民可能很多年之内都不再相信机械插秧这回事。
带机入股进入合作社的江厂,刚刚学会机械插秧,是合作社负责机插的社员。江厂告诉记者,机插的效率比人工抛秧高出很多,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插四五十亩,合作社4天前开台插抰,现在已经完成300多亩,干完村里的550亩之后,他们还要转战阳西县程村镇,那里还有300亩的机插合同。
   “现在国家对机械插秧非常重视,农户买插秧机国家补60%的购机费,从今年开始,原价一块钱的软盘也要补六角钱。政策这么好,正是我们合作社发展事业的好时候。”江厂说。
记者了解到,机械插秧开始全面推广,是今年我市早稻生产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早稻机插面积可望突破4500亩,全年机插面积可能由去年的1200亩增加到1万亩。虽然相对于全年160万亩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来说,这一比例实在是太小,但可喜的是,各地已经开始尝试这一新生事物。
图:插秧机正在田里忙碌地插着秧。叶其宗  摄

Tags:水稻年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市驻村干部培训班昨开班 [下一篇]省调研组肯定阳江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