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0%
2009-04-18   来源:石家庄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86次   评论:0
   “十二五”期末,海洋产业成为阳江主导产业
———《关于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摘要
   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目标,逐步推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实施科教兴海、品牌推动、外向带动、大项目拉动战略,建立海洋基础设施、海洋管理公共服务、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五大体系,建成具有全省领先水平的科学发展的蓝色产业带,努力把阳江建成提升全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使海洋产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40%;临海工业成为我市工业主体,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60%;现代渔业成为第一产业主体,渔业生产结构更加合理,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产量、加工、出口居全省前列;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文化产业、滨海城市经济、港口物流业、海洋新兴产业等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现代渔业建设稳步推进。

打造科学发展的蓝色产业带
   科学编制海洋开发专项规划,促进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突出抓好临海(港)工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高新区、阳东、阳西三大临海工业基地。扶持江城区对岸水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海陵岛试验区推进风力发电建设和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坚持发展现代港口运输业。按照《阳江港总体规划》加快阳江港大吨位深水泊位建设,规划新增加港口吞吐能力1500万吨。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逐步完善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能源运输系统,进一步拓展港口功能等。
做大做强滨海旅游文化产业。重点围绕“南海I号”文化品牌,全力配合做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工作。着力办好中国南海(阳江)开渔节等。在巩固传统滨海旅游业的基础上,积极有序地开发海岛观光、海岸观光等新兴、高端旅游项目,全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高起点规划宜居创业滨海新城。将海洋开发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远景发展将城南新区、金朗岛、埠场黄金海岸,高新区,阳东东城和雅韶西部,海陵岛连成一片,与阳西的临港新区相对接,将阳江建设成为“城市靠海,城中有海”的滨海新城。

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制订我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覆盖全市近岸海域的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各沿海县(区)要成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具备一定的监测能力。制订我市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外来水生野生动植物监控和预警机制。加强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加快人工鱼礁建设,完成西帆石、南山岭和头芦排三座省级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的建设。实施红树林、海草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工程,完成以海洋生态多样性、种质资源、珍稀濒危物种群以及海岛、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体的12个保护区的建设。
   实施科技兴海(渔)。积极争取省财政每年安排的科技推广专项资金,同时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重要领域和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扩大我市企业和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吸收转化他们的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加强海洋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009年之前要将市、县(区)、镇三级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及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对公益性海洋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与渔业职业教育,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一批海洋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海洋与渔业科技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海洋综合管理人才。

推动渔港升级与现代渔村、渔业建设
以现有七大渔港的改造、扩容、升级为重点,以提高避风能力为核心,按照护岸、码头五十年一遇、防波堤百年一遇的标准,增强渔港功能,努力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从2009年起对申报渔港升级建设所需的前期经费,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沙扒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要在2009年内完工,东平国家中心渔港项目要在2010年完成投入使用。做好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工程的规划申报工作,从2009年起用1-2年争创溪头、对岸渔港升级为国家一级渔港。
扎实开展以渔区改路、改水、改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各县(市、区)每年要至少扶持1个新渔村建设。实施水上渔民安居工程,将渔区危房纳入全市农村安居工程,争取省的支持,从2009年起三年内切实解决渔民"连家船"问题。加强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对自愿转产转业的渔民按政策给予妥善安置。促进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建50个渔民专业合作组织。
   落实渔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制度。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养殖权和捕捞权。推进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市、县(区)两级财政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补助。将符合条件的渔民按规定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渔民的民生问题。
   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和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建成一批节约型、生态型健康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一批特色渔业镇、专业村,对获得省级的渔业专业镇,一次性奖励10万元。认真实施省人大《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维持渔区稳定》议案。制订内陆地区渔业开发行动方案,重点抓好鱼塘整治、水产良种场建设、良种推广应用、水产品加工等工作。大力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渔船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钢质和玻璃钢渔船,市财政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建造钢质和玻璃钢渔船的贷款贴息,扶持建设一支现代化深海远洋渔业船队,努力打造广东省重要的现代化海洋捕捞基地。
进一步完善各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在江城对岸建设广东省(阳江)区域性水产品交易中心。对水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落实国家、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水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进入市、县(区)工业园提供方便。对获得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称号的渔业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驰(著)名商标、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的渔业企业,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市财政安排一定资金作为驰(著)名商标、国家、省级名牌产品的培育经费,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努力打造广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董诗明 整理
Tags:全市生 40%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猪肉煮熟即.. [下一篇]把补充耕地工作做成民心工程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