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一位村支书
2009-04-30   来源:铜陵农批网  作者:soso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茹正荣
晨曦初露,和煦的阳光洒在胜利村每个角落,村子一派金黄,充满朝气。勤劳的村民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一个身影在村子穿梭,村民尊称他为嘉叔。
嘉叔———胜利村村支部书记。
几年前,胜利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的生活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那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村民自发上门请嘉叔“出山”当“领头雁”。嘉叔从没有这个想法,一拒再拒,村民却来了一拨又一拨。望着乡亲们期盼的目光,听着乡亲们诚恳的请求,送走了乡亲们远去的身影,嘉叔好几个晚上辗转难眠。这个村支书真是不好当,当么,妻子反对,儿女反对,亲人反对,朋友反对;不当么,对不起父老乡亲,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嘉叔举棋不定。最终,嘉叔毅然作出了决定,当了村支部书记。
嘉叔虽然个子矮小,但精明能干。他很早洗脚上田,办起了厂,生活过得悠闲自在。但自当了村支部书记后,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人瘦了一圈又一圈。妻子见罢,怜悯地说:“孩子他爸,不干了,身体要紧!”儿女见罢,关切地说:“爸,不干了,我们又不是没吃缺穿!”亲戚见罢,劝道:“嘉,何必自讨苦吃呢!”朋友见罢,劝道:“嘉,不再执迷不悟了,干什么都比这强!”对家人、亲戚和朋友的苦口婆心,嘉叔态度坚决:“我身体硬朗得很,忙点算什么,父老乡亲信任我,我就要全力以赴带领他们干出个模样来。”
嘉叔干事雷厉风行,敢作敢为。刚上任,他就在大会上表态:“如果我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乐意接受乡亲们的批评;如果我在任职期间,干不出成绩,我会自动辞职……”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郑重有声,场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嘉叔从不摆官架子,他经常下村串门,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听他们的心声。上任不久,他登门拜访了村中所有住户,做了几个本子笔记,记录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状况。嘉叔平易近人,他和村民打成一片,很快建下了深厚感情,村民不叫他书记,亲切叫他嘉叔。在村中,村民有困难喜欢对嘉叔说,嘉叔也会热心帮忙。谁家没钱买种子,嘉叔帮他买来;谁家孩子上学读书有困难,嘉叔掏腰包帮助解决;谁家建房经济周转困难,嘉叔伸出援手……胜利村老人多,为了能让村中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嘉叔带领村干部东奔西跑,筹措资金,在村中成立了老人活动中心。嘉叔还承诺,尔后,村中的老人每年都可领取村委会发给的“利是”。
改变村中的落后面貌,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这是嘉叔当村支书的初衷。胜利村民思想保守,农业生产一直发展不起来。嘉叔经常带着草帽,挽起裤腿,赤着脚,下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对话。为了乡亲们能早日摘下贫穷的帽子,嘉叔和村干部研究,决定带领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到外面学习固然是好,但这笔开支很大,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村干部抓耳挠腮,极力反对。嘉叔迟疑片刻,站了起来,当即拍板:“村委会出一点,余下的我全包了。”听罢,村干部目瞪口呆,会场鸦雀无声。从此以后,无论经济多困难,嘉叔每年都带领村民到外地走走,村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致富信息越来越多,意识越来越强。在嘉叔的带领下,他们纷纷放开拳脚,大搞“三高”产业,生活很快有了改观,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村中的“洋楼”也一年比一年多。
嘉叔当了几年村支书,胜利村就变了一个样,可是他的生活却大不如以前了。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管理业务,工厂的生意日落千丈,最后关门大吉。“当了这个烂官,苦了自己,丢了家产。”妻子不时唠叨着。按捺不住,嘉叔会反驳几句:“厂办不下去是小事,父老乡亲的生活是大事,就算我们的厂办得风生水起,乡亲们却还是斩不断穷根,我们岂能心安?”妻子知道嘉叔和她顶着干,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嘉叔乐善好施,村中建校楼,他捐款;修水渠,他捐款,但凡搞公益事业,他都慷慨解囊。当了几年村干部,嘉叔捐了多少钱,村中没人知晓,有村民猜测,估计达到20多万。最近,胜利村所有的村道要改为水泥路,村中外出人士纷纷捐款,嘉叔也不例外。嘉叔又捐了一笔巨款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但数目究竟有多大,村民不知哓。
修村道,最忙的人便是嘉叔了。他早出晚归,亲临第一线,整个人被晒得黝黑黝黑的。在他的指挥下,胜利村的村道全面实施硬底化。望着修好的平坦村道,嘉叔舒了口气,会心地笑了。
村道工程刚完成不久,便传出嘉叔要建新房的消息。此消息很快在村子传了开来,村民议论纷纷,有村民说嘉叔从中捞了一笔,发了横财。碍于村民的压力,村委会成立了以村民为主的清账组,对村道修建工程款来一次调查,清查结果:账目清楚,开支合理。但令清账成员疑惑的是,在捐款的数目中,有一笔5万元署名为莫名的人,他们当中没人认识。向村干部打听,他们守口如瓶,不愿透露。清账结果公布后,许多村民知道错怪了嘉叔。一天早上,几位村民自发到嘉叔家道歉,刚到门口便听到嘉叔和妻子吵着,妻子大骂:“你简直不是人,怎能把仅有的积蓄都捐了出去,那是建房子的钱。现在儿子要结婚了,他们到哪里住,你误了他的终身大事,我就和你没完……”村民听罢,恍然大悟,纷纷自责起来。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了,但此事之后,嘉叔的妻子却回了娘家,他的儿女也很少回来了。虽然遭受打击,但嘉叔始终一如既往,并没有放弃工作。每当晨曦初露,他又开始在村里穿梭。
Tags:一位 支书 责任编辑:sos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1% [下一篇]突出“四抓”促农民增收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