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新农合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2009-05-05   来源:昭通农批网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YQZ_0421-17


YQZ_0421-15
2002年试点,2003年全市铺开,到目前为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已经实施了整整6个年头。6年来,这一项被誉为“农民健康保护伞”的制度,到底给农民兄弟带来了哪些实惠?他们有些什么感受?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了市卫生局和部分乡镇的卫生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民,对此进行了一次调查。
1. 推广历程
农民从不相信到主动参加,新农合几乎全覆盖
全市175万农民参加新农合
与大部分新生事物一样,2003年新农合制度在我市全面推广时,并没有得到太多农民的认可,尽管相关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发动工作,但当年的参合率仅为28%。然而,在亲眼见识或亲身经历过新农合带来的好处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这一制度,纷纷主动参合。2009年,全市共有175.7万农业人口参合,占全市农业人员的99.1%。
过去:农民将信将疑
市卫生局农医办主任郑华强,从一开始便负责新农合制度的推广和管理工作,他至今还记得当初推行这一制度的艰难。“当时我们发动镇和村里的干部逐家逐户上门宣传,但大部分农民都不接受。态度好的婉言拒绝,态度不好的还给你脸色看。”郑华强介绍,由于上世纪末我国曾经推广过农村合作医疗,但是效果不佳,这让农民对新农合也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少农民当面提出疑问:“这是不是和以前的农村合作医疗一样,只是农民自己在你帮我、我帮你?”“农业税没了,是不是镇里没钱变着法向我们要呀?”“这钱会不会被贪污挪用呀?”
抱侥幸心理的农民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自己多年来都无病无痛,身体好得很,交10元参加新农合,等于白白浪费了,根本没必要参加。
现在:一个星期收齐钱
时过境迁,6年后的今天情况大不一样了。阳东县合山镇牛栏村支部书记邓康强告诉记者,他们村2800多人,近几年的参合率都是100%。“开始那两年发动比较困难,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村里便采取每人每年补助5块钱的办法,减少参合费用吸引农民参合。”邓康强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村民逐渐认识到了新农合的好处,主动要求参合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便取消了补助制度。“现在基本上不用做太多的发动工作了,每年一到参合时间,只要通知一声,大家都主动前来交钱,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收齐钱。在外面打工的人,也都打电话回来要家属或者村干部帮他们办理参合。”
抱侥幸心理的农民也少了。64岁的牛栏村村民岑前铁,多年来身体健康、无病无痛,但近年来他一直坚持参合,他对记者说:“每年只要交10块钱,就算是买个平安,比求神拜佛实用多了。”
图一医院公开公告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即时补偿的名单和金额。
图二村民邓伯向记者展示他的医疗证。

Tags:农合给 农民带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春凉粉草种植面积比去年增4倍 [下一篇]蔬菜是否有毒市民最关心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