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魏宏广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每年推出100个重点项目
重点加快阳江核电站、广东华厦阳西电厂、云阳高速公路阳江港至阳春段、阳江港4个5万吨级泊位和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的建设。
对已经上报待批的项目,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尽快审批并核准建设;对已审批的项目要抓紧落实业主、资金,尽快开工建设;对因征地、拆迁等问题迟迟未能开工的项目,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动工程上马建设;对达成意向的项目,要按照“抓紧、抓好、抓细、抓实”的要求,用心做好跟踪落实,争取早签约、早落地。
切实建好和充实项目库,努力实现每年推出100个重点项目的目标。对上级有意扶持的项目,要深化前期工作,及时上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的项目“盘子”。
高新区年内征地500公顷
继续利用好省的扶持资金,发挥资金的放大效应。国家开发银行拟与我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落实原有4亿元贷款授信的基础上增加20亿元的贷款授信,我们要积极落实国开行的信用贷款资金,并善用这些资金推进园区水、电、路等的配套建设,完善园区的各种基础设施。
努力推进征地工作。特别是高新区要力争年内征出土地500公顷。
加快企业入园步伐,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园区项目引进力度,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着力加强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600兆瓦燃煤供热发电机组等一批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在谈项目尽快签约。
积极举办资源推介会
积极到珠三角等地区举办资源推介会,利用我市临港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海洋渔业资源和农业、林业、南药等资源优势开展定点定向招商。
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
着力加快阳江港4个5万吨码头泊位建设,激活我市港口、铁路等资源,使其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优势。
加强投资服务管理,不断降低营商成本,改善发展环境。
促进外贸出口有效增长。挖掘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潜力,扩大我市五金刀剪、家庭日用品、服装、家具、水海产品等的出口。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去年底,我市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我们要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落实到位,使政策效应尽快发挥出来,千方百计引导企业困中求进、逆势而上。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上半年我市开展了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服务月活动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
下决心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清理各种行政收费,对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要严查重罚,坚决杜绝。
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抓好2个市级示范区项目和3个县级示范区项目的建设。重点做好2008-2009年度阳春潭水市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抓好夏收夏种尤其是晚造粮食生产工作,及早谋划冬种工作安排。
坚持养殖、捕捞、加工和流通并举,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完善渔业基础设施,重点抓好闸坡和东平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
发挥“南海Ⅰ号”品牌效应
加快推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及配套工程建设,以开馆为契机,发挥“南海Ⅰ号”品牌效应,精心策划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高品质办好市旅游文化美食节。推动海陵岛海韵国际大酒店、阳东山水绿洲等十个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加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流通企业,打造上规模、上档次专业批发市场,依托各类专业市场形成集聚效应和扩散辐射功能,发展壮大我市现代服务业。
加快“一河两岸”改造
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围绕宜居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从全局的高度做好各组团分区和市政、交通等专项控制性详规编制,尽快完成银铃工业园控制性规划,编制鸳鸯湖公园南部概念布局、东岳公园景观改造规划等。
加快三江至白沙公路等一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做好高凉路、新江东路工程征地工作,确保年内通车。全力加快“一河两岸”改造和滨江路南段、马曹路西段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场扩建和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动工。
强化城市管理。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迎接省对我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复检。
增收节支
积极培植财源。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繁荣第三产业,培育新税源,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加强收入征管。
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压缩经费开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保障民生
全面推行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