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区新貌。 《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本次规划编制按地域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地区城乡协调区、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城市发展总目标为:坚持工业立市、旅游强市、商贸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战略,建设中国山海兼优的新型旅游风景城市,广东省能源基地、产业新城和宜居宜游的南粤水岸名城。
《阳江市住房建设规划》
住房建设空间布局:近期建设住房建设以城南为主,部分城北,少量独洲岛并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未建居住用地。建设方针: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套型面积,并考虑按少于总建设面积的30%数量建设较大套型的住宅满足部分群众的需求。
《阳江绿色城区建设策略研究》
提出生态控制策略,建议阳江市建立绿色规划制度,以制度创新形成绿色长效机制,通过规划、建设、水务等多个部门协同工作,加强绿色社区的建设,最终达到建成“绿色阳江”的目标。
《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
未来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的规划形成“一心二片六区”的总体格局。“一心”即中心城区老城核心区。“二片”为漠阳江东江以东片区和漠阳江东江以西片区。漠阳江东江以东片区主要由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办公等功能组成,为城市东部各片区及全市提供服务;漠阳江东江以西片区,主要为旅游服务,由体育休闲、居住、工业、物流等功能组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 “六区”是以自然地理特征、空间形态特征和建筑形式特征、城市道路为界划分的特色风貌区域,分别是中部历史文化区、东部山湖风光区、西部滨江区、西部工业区、北部山地背景区、南部水岸新城区。
《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
根据不同层次的空间和要求,规划建设多种类别和不同专业种类的公园,满足各类人群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的需求。至2030年将新增21座公园。
《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
总规划面积为21.8平方公里,包括银岭工业园、福冈工业园、平东工业园、港口工业园。发展目标:整合阳江工业园中的银岭、福冈、平东以及港口园区,成为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示范基地;通过10年的努力,力争形成机械制造、日用电器、食品医药三大产业集群,打造成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
《一河两岸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
通过规划建设漠阳江生活岸线,把老城区、中心城区、城南新区有机地联结起来,改善旧城区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分流旧城区人口,打通城南新区与旧城区的联络节点,成为城市景观风貌集中展示区,集防洪、景观、商住、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娱乐、商业、居住、旅游、休闲综合发展区。
《阳江高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
高新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2020年达到2500亿元,成为兼具生产、研发、商贸物流、居住、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复合型产业新城,预测近期常住人口约27万人,远期约45万人,远期建设用地控制在77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工业用地约27平方公里。
《阳江市海陵岛总体规划(2007—2020)》
该规划将海陵岛定性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生态海岛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示区、国家海洋产业基地、华南地区商务会议休闲胜地。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到2010年为15万人,到2030年为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到2030年控制在30.6平方公里以内,其他土地为限制建设用地或禁止建设用地。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片区,规划范围位于海陵岛大角咀东面至大王山之间,包括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场馆所在地,以及由1.2公里长的滨海海岸线和大角顶山体围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用地面积约38公顷。将规划区的空间分成四片区,分别是:博物馆主展区、博物馆文化拓展区、博物馆配套设施区、原生态观光休闲区。
《阳江市大型产业转移工业园概念性发展规划》
阳江产业园区将形成“三大片区、多个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银岭—白沙片区:范围为银岭科技工业园和白沙工业区及物流基地,重点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高新片区:范围为整个高新区,重点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转移,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地区,促进广东沿海产业带建设。阳西片区:阳西丰头港地区,重点承接国际、国内转移的临港型重型机械、金属冶炼,实现阳江产业适度重型化发展;结合溪头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滨海宜居新城,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