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春湾老街变身“大米加工一条街”
2009-08-28   来源:鞍山农批网  作者:zzzmei   字体:【 】  浏览:54次   评论:0


图:傍晚,整条街道都是运粮的车辆。周 辑 摄
  聚集20多家大米加工厂,日流通大米60多吨
  本报讯(记者/陆玮 董诗明 通讯员/袁钢)早造稻谷收获入仓,春湾镇石龙街到了最忙碌的时候。记者在这条老街采访时发现,古朴的老骑楼内,是一字排开的大米加工厂———昔日春湾最繁华的商贸区转身一变,成了颇有规模的“大米加工一条街”。
 春湾镇石龙街上,有两溜融贯东西建筑风格的老骑楼。抗战时期,广东省银行、广东国民大学迁至春湾,一时商贾云集,有着檐廊复合空间的南洋骑楼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解放后,虽然人们拆了建,建了拆,但骑楼总体风格依然保存,正因如此,不少影视剧,如《新精武门》等都曾到这里拍摄取景。
 在这条不足1公里长的古街上,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大米加工、销售店铺多达20家。一位袁先生介绍,这些加工厂中,规模最大的是黄姓兄弟俩的卫国粮食加工厂,该厂现日吞吐量最高可达20多吨,平均日产大米10吨左右。住在附近的陈大叔说,每到大米收获的时节,就有满载稻米的摩托车、农用车驶进驶出。
 过去的骑楼街变成今日的“大米一条街”,其中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位住在石龙街的老人说,抗战时期,春湾是连接两广及粤西地区的水上门户,石龙街一带连接着水陆码头,是春湾地段的交通要道,很多中间商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从那时起开始发展大米收购和加工业务。
 春湾一直是阳春乃至阳江重要的水稻种植基地,素有广东省“米袋子”的称号。“现在成了大米街,主要是因为春湾大米的好名声。”春湾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春湾本地的大米质量好,米香味浓,有“雪花粘”、“油粘米”等特色农业品牌,尤其是“春湾牌”优质大米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销售前景看好,很多外地米商纷至沓来,不断在原先已有部分加工厂的石龙街上建立起基地,从而形成了规模效应。
“这条街年加工稻谷15万吨,日流通大米60多吨。”春湾镇镇长黄培新介绍,如今的石龙街已经成为全市粮食加工、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大米多销往珠三角等地,有效解决了当地以及周边农民的粮食流通问题。

Tags:米加工 责任编辑:zzzm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市近30万亩晚稻出现旱情 [下一篇]林少春魏宏广到永宁察看灾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