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诗明 唐丹丹 通讯员/伍志雄
9月16日凌晨,雨疯狂地下,漫天遍野全是水,咆哮着冲向阳春市永宁镇。
台风“巨爵”携带的这场豪雨,一天之内让永宁镇的降雨量达到450毫米。
洪水如同猛兽,冲入圩镇,扑向村庄,淹没农田;水库水位急剧上涨,桥断了,路毁了,山塌了,上万群众被大水围困……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战洪救灾的雄壮一幕,就在这一刻迅速掀启———
水灌永宁
16日凌晨3时许,永宁大地豪雨如注。黑漆漆的夜里,昔日宁静的河水突然变得狂野起来。
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
3时30分许,永宁各地的紧急灾情不断传送出来———
“家里的大水已经齐胸深了,可老母亲还困在房里!”
“猪舍快漫顶了,里面有上百头猪!”
“大伙都上了房顶,四周是白茫茫的水!”……
天亮时分,揪心的信息继续传来:永宁镇旧圩和8条行政村陷入汪洋!1.5万人受洪水围困!5.1万人受灾!数百民房倒塌!上万亩农田受浸!全镇主要交通、通讯、供电中断!
通往外界的道路出现数十处塌方———大山脚下的永宁,成了一座孤城。
大雨没有停歇的迹象,洪水在持续上涨……
突如其来的洪魔,正将永宁镇数万生命推向生与死的边缘。
挺进永宁
此时此刻,全阳江人民与永宁群众心心相连。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千方百计派抢险队进入永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阳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海广,市委副书记林进球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赴永宁。
6时30分许,由阳江军分区,阳春武装部、公安、交通等部门人员组成的40人先锋队率先出动。
X591公路是春城至永宁的最近通道,它盘山而建,地势险要。先锋队进入X591盘山公路时,不到10公里的山路出现27处塌方,车辆无法前行。交通部门的挖掘机冲了上来,挖开崩塌的巨石,临时开出了一条路,救援人员扛起冲锋舟等救援设备,徒步向永宁方向奔去。
上午9时许,先锋队到达永宁圩镇附近的硖石村。眼前,河水浊浪滚滚,大片低洼民房被洪水淹没,高大的绿树只见树梢,电线杆淹没在水中。大水漫过公路3米多高,大批群众或是爬到山腰处,或是站在楼房顶,拼命地向救援人员招手……
迎着滔滔浊浪,10时许,救援先锋队乘坐冲锋舟逆流而上,抵达永宁圩镇。此时的圩镇,低洼处已成为一片泽国,大水淹至不少民居的二楼。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搜救。与此同时,紧急赶来的阳春市领导在镇政府成立了临时救灾指挥部。
指挥部成了救灾的指挥中枢。阳春市主要领导发布命令:“市、镇领导分头包干到村,想办法搜救群众,不管是淌泥路、游泳、还是划竹排,都要去到每一个村,找到每一个人。”
中午以后,雨渐渐小了,洪水开始减退。
此时,X591公路仍未正式抢通,大批救援队伍和抢修设备无法进入。时间不等人!为了尽快赶到灾区,民政、电信、供电、卫生、交通等部门的干部背起救援物资,翻山越岭,绕道前进。
下午1时许,又有救援人员陆续到达硖石村附近。通往圩镇的公路上,水仍旧很深,一般车辆无法进入。副市长李日芳坐冲锋舟进入圩镇部署救灾工作。紧跟着,阳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海广乘坐挖掘机也进入了圩镇。
下午6时许,阳江军分区已出动官兵及民兵预备役人员350人,转移群众1223人。
次日凌晨4时许,阳春通往永宁的道路被抢通了。随后,几台大型挖掘机挖开了1米多深的淤泥,通往圩镇的救援通道终于贯通。大批救援队伍携带物资设备,陆续进驻永宁。
奋战永宁
17日早晨,永宁迎来了阳光,大水完全消退,圩镇和周边的村庄一片狼藉。
8时,两辆越野车从阳江市区开出,一路飞驰,直奔永宁。林少春、魏宏广万分焦急地坐在车中。
行至春城至永宁的盘山公路时,凌晨的一处大面积塌方令到车队受阻,林少春、魏宏广立即下车,徒步翻越坍塌下来的土方……
到达永宁后,林少春、魏宏广看望了受灾群众,探访了校舍,慰问了受困的学生。在临时救灾指挥部,林少春、魏宏广要求,阳江、阳春、永宁三级联动,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受灾群众有干净的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救灾的重点区域应放在永宁圩镇,争取首先解决圩镇的水、电、通讯、交通等问题。”林少春说,镇里要一边积极组织救援,一边发动群众积极自救,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阳江市的大力支持下,阳春市、镇两级全力投入到了抢险救灾中———
自16日上午开始,供电、交通、民政、医疗、供水等部门从各地火速向永宁汇集,各项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大批的大米、帐篷、方便面等生活急需品送来了,免费的医疗服务来了,全副武装的疾控防疫队伍也来了,800人电力抢修大军开进了,镇上组织的流动辗米机服务到了村民家门口……
灾痕累累的圩镇里,呈现出忙碌而有序的救灾复产场景。
情牵永宁
路通了,灯亮了,水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截止到19日晚,永宁圩镇的居民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受灾群众都领到了救灾物资,永宁镇又飘起了袅袅炊烟。镇上的市场又重新热闹了起来,肉菜供应充足,并且价格稳定。数千救援大军逐渐把救援的重心移向农村。
一度疯狂的永宁河水又恢复了宁静,温暖的阳光照在清澈的河面上,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来到河边清洗衣物,清洗被淤泥覆盖的家具什物。
肆虐洪水,难掩感人温情。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在永宁镇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永宁群众的身边继续忙碌着。朴实的永宁人民感念他们的好,感念起党和政府的恩。
“那些穿迷彩服的,晚上打着手电筒,开着冲锋舟给我们村送来大米、送来水,可他们一天了,只顾着救人送物资,自己还饿着肚子。”
“镇政府的食堂连续三天免费给大家煮稀饭,第一天有榨菜吃,后来有菜,有肉吃,头天就来了500多人。”
“我们家的房子塌了,正发愁呢,有人就送来了帐篷和棉被。”
“听说整个阳春都给我们捐了款,在外的老乡们也在陆续汇钱过来。”
“农业部门下来指导我做复产准备。建设部门的人许诺,国庆节前就帮我们全倒户重建家园,春节前能住进新居。”
……
灾区全面的复产工作正在进行中,永宁镇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救灾复产队伍忙碌的身影,还有更多的人在陆续进驻。
永宁群众说,突如其来的洪魔让他们意想不到;同样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股股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