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j1120a101 1—10月份,水产品出口货值达2.35亿美元,同比增长46.8%
本报讯(记者/董诗明)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水产品出口一枝独秀,逆势快速上涨。记者日前从市海洋渔业局了解到,今年前10个月我市水产品出口量已达4.85万吨,出口货值2.35亿美元,同比增长46.8%。
谊林海达领衔“加速跑”
近年来,面对国外技术壁垒,我市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力助水产养殖业、捕捞业逆势发展,水产品总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产业基础良好,水产品加工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眼下的形势真是喜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海洋渔业局局长梁成满难掩心中的喜悦。他说,去年全市的水产品出口货值为2.15亿美元,今年刚过10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只要企业能继续保持这个良好势头,今年我市在水产品出口方面就有望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梁成满介绍,目前全市有大中型水产品加工企业40多家,出口产品以对虾、罗非鱼、贝类为主。今年以来这些企业的出口形势都比较乐观,尤其是作为“带头大哥”的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截止到10月底,该公司的水产品出口货值已达7270万美元,占全市水产品出口总值的3成以上。其产品销量、出口总值、出口创汇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3%、12.37%和15.13%。
谊林海达相关负责人证实了上述说法。该负责人同时透露,目前公司的水产品出口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公司今年的水产品出口货值有望突破1亿美元。
“成绩”源于严抓质量
我市的水产品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高。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对水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控制,帮助一批企业建立了水产品养殖基地、水产出口备案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市海洋渔业局还先后制定了《阳江市水产品监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方案,并相继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水产苗种生产专项整治等行动,仅今年以来就对我市水产品养殖生产源头抽样监测184批次,实施水产品追溯管理制度,确保水产品原料质量可靠。
与此同时,我市渔业部门还积极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的出口认证和捕捞渔船的出口备案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35家大型养殖场获得无公害认证;2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欧盟出口认证资格;6家企业获得美国出口认证资格;2家企业获得越南出口认证资格;1家企业获得韩国出口认证资格;20艘远洋捕捞船进行了出口备案。此外,永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还取得了活鲜鱼直供香港资格。
近年来,我市出口水产品重大事故零记录,吸引了很多客户主动来考察、联系、洽谈商务。上月中旬,欧盟官员来我市考察输欧水产品药残监管工作,有关部门和水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检,顺利通过了检查。
企业借势改造创品牌
全市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喜人局面,给水产品加工企业新一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我市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纷纷扩大投资,增加新的生产线,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和品牌创建意识进一步加强。
今年5月,阳西粤富水产品加工厂顺利投产;8月,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的新厂区投入使用,并配备了国内一流的7条专业生产线;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不仅新增了生产线,其新厂区建设也已在数月前正式启动。
在品牌创建方面,谊林海达已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顺兴、粤富、万事达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多数企业管理者表示,他们对申报名牌产品,打响自身的品牌都抱有充分的热情。
梁成满称,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市渔业部门将继续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创立名牌,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将积极申报国家水产品技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进一步把水产加工出口业做大做强。
图:出口形势看好,谊林海达生产车间内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诗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