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五地一城”拓新路
2010-01-10   来源:长治农批网  作者:故乡之血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yj0110a101
   本报记者/董诗明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万象新。2010年工作待开局,市委全会、市两会即将召开。为全面回顾2009年阳江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本报特别推出《科学发展看阳江》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眼光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刚刚过去的2009年,阳江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具体内涵进一步明确:全力打造“五地一城”。对阳江而言,这一发展思路的提出和实施,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为阳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
去年一年,我市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五地一城”的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产业结构实现了新优化,双转移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城乡面貌实现了新变化,发展活力实现了新增强,社会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解放思想谋发展

2009年,我市首次提出“五地一城”概念。《阳江市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战略研究》征求意见稿,对这一概念做了详细解释:在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进程中,全力打造广东“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全国五金刀剪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和宜居创业滨海新城。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市“五地一城”发展思路的形成,正是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结晶。
“五地一城”的发展思路,历经了一个长期的论证过程。
阳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寻找一条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新路,这一事关城市未来的大问题,长期考验着当政者的能力和智慧。
2008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视察阳江,提出了“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具体要求。当年,针对汪洋书记对阳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行动纲要。2009年,为了更高起点的谋划科学发展,市委、市政府邀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为阳江编制了更高标准的发展规划,阳江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规划被完善为“五地一城”。

真干实干促发展

“大政方针明确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不干,那些目标措施形同虚设,半点价值也没有。”这是省委书记汪洋在去年的省委全会上,向全省领导干部发出的号召令。
阳江“五地一城”的发展思路既已确定,摆在全市人民群众面前的任务,总结起来也只有一个字:“干”!
阳江怎么干?真干!实干!巧干!
过去的一年,阳江在真干!
2009年,对阳江而言,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要想全力打造“五地一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结合阳江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上坡路上考马力,困难之年考拉力。我市在全力以赴保增长的同时,着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大打资源招商牌;充分利用危机的“倒逼”效应,力促传统产业就地升级;顺利完成了保增长的任务,有效夯实了经济发展后劲。
过去的一年,阳江在实干!
粤西阳江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汪洋为阳江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出了良方:“主动融入珠三角,打造珠三角的美丽后花园。”
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给处于环珠三角内圈又有海岸线的阳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市大力摒弃无关论、外围论、被动论,迈出了主动融入珠三角的坚实步伐。
“融入珠三角、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这一空前响亮的号角正式吹响,我市开始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走出去,从思想观念、基础设施、信息网络、产业合作等方面加强与珠三角对接。
一年时间里,我市与江门、肇庆签订了农业合作协议,共建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我市与珠海、江门、肇庆等地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旅游促销,共同打造黄金线路。我市把双转移作为融入珠三角的主抓手,按照汪洋书记关于“着力办好一至两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重要指示,重点抓好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统筹做好其他产业转移园。
过去的一年,阳江在巧干!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年时间里,市党政考察团考察学习了10余个兄弟城市,考察城市之多,考察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对考察点的精心选择,也体现了取长补短的良苦用心。为全面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接珠三角,服务珠三角,加快推进“双转移”工作,考察团选择了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广州、深圳、东莞、江门和肇庆;为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考察团选择了惠州这个世界级石化基地;为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宜居创业的滨海新城,考察团选择了旅游业发展迅猛的海南省;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考察团选择了梅州这一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
考察回来之后,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措施和行动,有效推动了方方面面的发展。

三大产业硕果丰

真抓实干求发展,“五地一城”谱新篇。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多项指标发展速度列全省各地级市前列。预计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18.7亿元,增长1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09.3亿元和123.4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0.2%。农业总产值195.8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3.9?誜40.5?誜35.6优化为22.2?誜40.4?誜37.4。
我市在推动建设“五地一城”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项项丰硕成果———
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掀起新高潮,全市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投入资金22.9亿元,开发土地1.5万亩,建成投产项目46个,在建项目34个。
临港工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高新区的建设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省发展速度较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华润水泥、正大集团和汉能LED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也纷纷落户到了高新区。
“中国刀剪之都”声名远扬,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五金刀剪“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设,促进了五金刀剪业的转型升级。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经过旅游环境整治的南海明珠海陵岛变得更加迷人,全市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种养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
打造宜居创业滨海新城的总体规划正式推出,城南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的框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图:市区新貌鸟瞰。周辑  摄

Tags: 责任编辑:故乡之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春市委书记胡海广:加快推进工.. [下一篇]我市召开科学技术表彰大会暨科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