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民生大餐暖民心
2010-01-13   来源:随州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图:火爆的农民工招聘会。梁文栋 摄
  本报记者/李明 岳胜
  评价一个城市的幸福感,不仅要看经济规模的扩张,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楼大厦的建造,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建设,而且要看老百姓生活质量的稳定保障和逐年改善,因为这是构成社会和谐的最重要因素。回眸2009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建设作为构建和谐阳江的重点,一项项民生工程犹如一股股温情的暖流,滋润着阳江百姓生活的一个个细节。这一年,尽管金融危机的寒意仍在,但百姓的心里却倍觉温暖。
  拓宽就业渠道  夯实民生之本
  民生之首,当属百姓的钱袋子,要让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促进就业是长久之策。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市一批企业处于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强,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全市就业形势稳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了就业困难群体的代表,而去年的严峻经济形势更是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为此,我市去年出台了《阳江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对录用我市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优惠,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贷款扶持资助。同时,市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去年5月,当时的市劳动保障局和市人事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吸引了众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152家用人单位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300多个,680多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去年6月,市劳动保障局、市教育局等五个部门,联合举办了广东省企业响应“一企一岗、互济共赢”倡仪签名暨高校毕业生招聘周活动启动仪式,50多家企业进场响应,提供适合大学生岗位有450多个,有230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
  为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找到饭碗,在去年年初,我市制定了《阳江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暂行办法》,将失地农民、残疾人、转产转业渔民、困难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实施就业援助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方与用人单位联系,收集相应的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据统计,去年我市新增就业4266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08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1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971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3.0%,就业局势稳定。
  完善社保体系  保障民生稳定
  社保体系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有人把社会保险制度比喻为社会的“稳定器”、“减压阀”,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条重要纽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保工作,去年全市社保体系建设获得新突破。
  去年12月23日,对于阳东县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市在该县开展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农民从此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为自己购买养老保险,“退休”后可领取养老金。有人评价说,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千百年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向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转变,也标志着我市养老保险制度由城镇局部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而农民朋友则认为,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去年,我市各项社保待遇也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让参保者得到了更多实惠。去年1月和11月,我市两次对全市4万多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867元,比2008年末增加159元。去年1月,我市对领取工伤伤残津贴人员的待遇标准进行了调整,平均增加82.29元,调整后人均伤残津贴最高达1159.86元。去年9月起,我市失业保险金在2008年标准基础上,提高15%。与此同时,生育保险待遇也由2008社保年度的1364元提高到2009社保年度的1526元。
  改善就医环境  化解民生难题
  发展卫生事业,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要,而要让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前提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让百姓能看得起病。来自市卫生局的关于2009年我市卫生事业建设的消息让人欣慰: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了。去年,全市共有180多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11%。同年,我市新农合还实行特殊病种门诊报销制度,对糖尿病、肺结核等18个特殊病种的患者,所发生的门诊治疗费用实行报销,单一病种报销每月限额300元,多种病种每月限额500元。去年6月,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即时补偿,实现“在哪里住院,在哪里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 这不仅简化了报销手续,让参合农民及时享受新农合待遇,而且大大方便了家境困难的农民看病。
  农民有病也不用跑省城大医院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全面加强。去年,我市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内容包括业务用房的危房改造和面积达标问题,以及新增仪器设备装备、人才建设等,一批落后卫生院与卫生站的实力得到增强。而且,这项工作还在继续。去年12月,市委、市政府明确,未来两年将为全市38家卫生院各安排50万元主要用于其业务用房建设与设备添置。此外,基层医院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下派专家赴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每人次为期1年的卫生支援工作,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城里人也能在家门口求医了。去年8月,我市首批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完毕并投入使用。这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居民不但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10项免费服务,还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梦想。

Tags: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政协委员部分提案精选(2) [下一篇]我国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拖拉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