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2010-05-16   来源:葫芦岛农批网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市残联多元化策略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

本报讯(记者/陆玮 通讯员/郑标)今日是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级残联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为自主创业的农村残疾人提供小额扶助资金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村残疾人的脱贫致富道路,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机制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据了解,我市现有残疾人15.76万,其中农村残疾人10.8万,占68.24%。在农村残疾人中,生活贫困的近3.6万,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1/3,而农村残疾人在业人数仅1.73万。 
《2009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66元,占全国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农村残疾人家庭年人均医疗支出为551.1元,是全国农村家庭人均医疗支出的2.24倍;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需求率高达65%,未就业农村残疾人靠家庭供养和邻里接济的达76.9%。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缺乏长期、稳定的有效扶贫措施,缺少劳动条件等因素,是造成农村残疾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重的主要原因。”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说。
解决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不能一味地依赖党委、政府的救济,归根到底,必须推动帮扶机制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近年来,我市各级残联通过与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创办残疾人种、养殖业试验示范基地,免费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种养技术培训,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对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农村残疾人,市、县残联则为他们提供小额扶助资金。目前,全市已建立一个省级、两个市级、三个县级的残疾人扶贫就业和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基地,集中安置150人进入基地工作,辐射带动372名农村残疾人稳定地解决温饱,其中300多户残疾人脱贫。
市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起我市开展“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扶贫项目,至今已惠及10条自然村221户残疾人家庭,扶持资金达150万元,使许多残疾人家庭实现一年内脱贫。今年,我市各级残联又要将6条自然村纳入“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工程范围。
据了解,“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工程主要是扶持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发展种养项目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式,扶持贫困残疾人增加务农收入和非农收入,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为主,并帮助其解决子女读书、住房等困难。同时,通过开展康复救助、建立残疾人协会及开展社区建设等,把社区服务伸延到残疾人脱贫的服务当中,从而达到帮助农村残疾人整体脱贫的目的。
Tags:转变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市树的形象 [下一篇]我市首个农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