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部署下阶段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魏宏广要求—— 强力推进“双到”工作纵深发展 ■“双到”工作既是扶贫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政治工作 ■要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项目,使“双到”工作取得实效 ■对做得好的三个单位挂红旗,对做得差的三个单位挂黄旗;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度差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进行问责
本报讯(记者/ 许晓峰 梁文栋)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会议,部署下阶段各项相关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双到”工作,做到思想认识、措施落实、“造血”帮扶、督查问责四到位,强力推进全市“双到”工作纵深发展。 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和“广东扶贫济困”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一年来全市“双到”工作情况,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推动全市“双到”工作纵深发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桂雄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梁本佳宣布全市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实施方案,副市长李日芳传达了省有关会议精神。 近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任重道远 魏宏广在讲话中指出,“双到”工作既是扶贫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政治工作。目前,全省“双到”工作正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 “双到”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与全省工作开展较快的地区相比,阳江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部门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有些工作措施还不够落实,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贫困群众自力脱贫的积极性还没完全调动起来。对这些问题,要认真重视,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要实现我市170条贫困村、9969户贫困户、28017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开展好“广东扶贫济困日”各项活动,扎实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以强劲的执行力抓落实 魏宏广强调,“双到”工作要抓出成效,一个字就是“干”,就是抓落实。要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双到”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要把责任层层分解,按照“定目标、定责任人、定工作要求、定完成时限”的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谁是具体责任人,到村谁是责任人,到户谁是责任人。要落实资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各级财政承诺的资金,要尽快落实到位。要整合资源,将分散在发改、民政、水利、教育等部门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向贫困村倾斜。同时,省通过“以奖代补”,用多劳多得的不均衡办法解决14个市自身对口扶持的资金问题,我们要尽量争取。要落实项目。既要重视发展生产性项目,也要重视建设公益性项目。要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特点,与当地资源开发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选准发展项目。在此基础上,以强劲的执行力推进项目建设。 “输血”为治标 “造血”方治本 魏宏广要求,“造血”帮扶要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贫血病”,就不能、也不可能永远只靠“输血”,必须开出“方子”,调理完善其身体机能,让其自身具备“造血”功能。要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有本地特色、有市场前景、有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经营。要在智力扶贫上下功夫。必须扎实搞好技能培训,积极帮助贫困户依靠智力脱贫。深入开展“送知识下乡”、“送技术上门”等活动。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搞好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实现转移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功夫。在“双到”工作中,要注重加强贫困村的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能力,努力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成为一支强有力的脱贫致富工作队。 把“双到”工作列入政绩考核 魏宏广强调,督查问责要到位。我市已成立了5个巡查督导组,每季度对各地“双到”工作进行一次巡查督导,督查按照考评办法和实施阶段情况综合评分,每年选出优秀、良好、差三个等次,对优秀的单位给予表扬鼓励,对做得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为了更好地推动“双到”工作的落实,还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流动红黄旗评比制度。对做得好的三个单位挂红旗,对做得差的三个单位挂黄旗,对连续两次被挂黄旗的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二是“双到”工作问责制度。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度差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要把“双到”工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这项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底考核为差的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不能评为优秀。 市领导李希臻、吴维,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阳春市政府、市科工信局和阳东农业局等单位在会上介绍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措施和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