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凌晨,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前夕,一场超罕见暴雨袭击我市。多个山区镇山洪肆虐,冲垮道路、桥梁,淹没街道、房屋,24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突然而来的灾难,成为检验全市11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一场考验。 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抗洪救灾的一线,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身躯搭成群众逃生的梯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真谛。 一、大暴雨来临的一刻,各级党委政府果断决策,紧急动员和指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力抗洪救灾,牢牢把握抗灾救灾斗争主动权 从得知超强台风“凡比亚”有可能登陆粤东,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便严阵以待。9月21日,我市双?颉⑷?甲、八甲等镇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其中,降雨最大的双?蛘?8小时内降雨量达555毫米。阳春市南部洪水滔天,顿成一片泽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阳江灾情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阳江的洪水灾情,如需省和省直有关部门帮助的请向省提出来,省将大力支持。阳江市委、市政府要认真组织好抗洪救灾工作,让受灾的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医,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过好中秋佳节。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要求,阳江各级党委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要认真做好救灾复产工作,组织发动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抓紧修复受灾地区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省军区司令员辛荣国、政委蔡多文向阳江市委书记林少春、市长魏宏广发来慰问电,代表省军区党委机关和广大官兵,向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并表示全力支持阳江的抢险救灾工作。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暴雨来临的一刻,就已经奔赴降雨量最大的阳春市一线指挥抗洪救灾工作。洪水肆虐之处,灾痕满目,险象环生,头顶的电线上有的还悬挂着洪水冲上去的桌椅等杂物。阳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等市领导,冒着四处山体滑坡、道路被浸的危险,或坐冲锋舟,或踩着黄水淤泥,奔赴各个受灾镇察看灾情,紧急研究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在受灾现场,林少春对阳春市党员干部说:“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关键时刻,就要看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 阳春市四套班子成员在灾情发生的一刻,就已经全部赶到抗洪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组织抗洪抢险队伍。各受灾乡镇的党政领导班子更是与受灾群众同吃同住,患难与共,把党的温暖传递给灾区的人民群众。八甲镇党委书记叶标和镇长林斌第一时间到达重灾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镇干部职工连续三天奋战在第一线,打通重灾区的“生命线”,确保各种抢险机械、救护车、物资车等顺利进入石碧村,为抗洪救灾和灾后复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抗洪救灾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身躯搭成群众逃生的梯子,舍生忘死创先争优,真正成为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和群众心目中的一面旗 暴雨中,浊浪里,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创先争优,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安全;哪里有党支部,哪里就有中流砥柱”。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群众,什么是党员的先锋模范,怎样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在灾区,真正树起了党的一面面红旗。 9月21日晚4时,河口镇党委副书记张卿临危受命,带领14名镇干部赶赴防洪任务十分艰巨的曲水村,积极发动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手抬肩挑沙包和木板,他对装沙包的同志说:“把最重的给我!”背起近百斤沙包迎着暴风雨冲向堤顶,干群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全线叠起了高近一米的沙包堤围,全长150多米、险情严重的码头段堤岸得到了加固。 在暴雨中,本就身患感冒的八甲镇石碧村委会副主任吴家良冷得浑身发抖,但他咬着牙,在洪水中一脚深一脚浅地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又用竹排一一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在洪水中,他整整战斗了24个小时,直到22日下午,因感冒发烧加剧和体力透支而晕倒,被紧急送进医院治疗。可身体稍微好了一点,他又从病床上跳下来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 为安抚因暴雨而滞留在村外木材厂的村民,双窖镇旱田村村党支部书记苏昭俊也留在了木材厂,通往村里的唯一通道黄石桥已经被洪水冲垮了。9月21日晚4时,河水猛涨,洪水涌过膝盖,苏昭俊迅速指挥村民向厂外荔枝树转移。到达树下时,洪水已经漫到了脖子,苏昭俊不是选择先逃生,而是站在树下,把自己当作村民逃生的梯子,他把一名老人推上树,然后托举着另一名抱着一个孩子的妇女往树上顶。在洪水淹过头顶后,才用最后一丝力气,爬上树干。 洪水汹涌进入三甲镇大新村时是凌晨4时30分。整夜未眠的村党支部书记袁世业第一时间冲出家门跑到村委会,通知村干部马上到村委会集中,一支由村干部、党员、村民志愿者共50多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很快分成10个组,向群众调来10条竹排、木梯,分头进村入户转移受灾群众。“快来救救我。”一阵阵带着恐惧的呼叫声划破夜空。抢险队员带着手电,循声望去,看到一户3口被困在河水不断上涨的房屋里求救。袁明星、袁余浓等抢险队员迅速将竹排靠向房屋。滔滔洪流,湍急异常,竹排来回打转,好几次差点被洪水掀翻。正在附近巡查的抢险队员见状马上过来增援,由4个队员奋力牵引竹排,慢慢向房屋靠近。经过20分钟的奋战,终于将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10多条竹排不知在浊浪滚滚的洪水中走了多少个来回,抢险队员在水中长时间浸泡,皮肤发白发肿,多个队员在救人过程中受伤,但没有一个抢险队员退出抗洪救灾第一线。村支部书记袁世业说:“在危难当头,没有再多的想法,唯一想的就是多救一个人。”正是凭着这种忘我的理念,该村的抢险队员在洪灾中依靠竹排竹梯,共安全转移群众300多人。 在接到洪水警报后, 河口镇黄?@村党支部书记韦荣见迅速带领全体村干部挨家入户动员群众把财物尽量转移到安全地带。经过他们的努力,洪水过后,黄?@村仅损失了一头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在特大洪灾中劫后余生的村民发出肺腑之言:“多谢韦书记,多谢河口镇党委、镇政府!” 在抗洪前线,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样的事迹,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每个党员干部都是把群众送上安全岛,而自己却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三、树立典型,大力弘扬抗洪救灾先进事迹,一幕幕抗洪救灾的场面,成为全市11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党课,全市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时代精神 9月25日,市委迅速召开常委会,林少春指出,要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大力弘扬抗洪救灾精神,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创先争优。 灾情发生后,阳江日报从灾区现场连续多日采编了大量的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阳江电视台、阳春电视台连日不间断地播放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奋勇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画面。一幕幕前线干部群众抗洪救灾的场面,成为阳江全市11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党课,全市党员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时代精神,让灾区群众想到了党和政府,就想到了温暖。 双?蛘蜷拍敬逶诤樵质比?村大部分房屋受浸,粮食也被洪水浸坏或冲走。该村通往外界的桥梁已被冲断,援救物质一时难以进入,榕木村俨然成为一座“孤岛”。村党支部书记屈昌任为保证灾民不挨饿,把自家得以保存的粮食全部发给灾民。 9月23日,是中国人传统的中秋佳节,为让灾区群众忘却痛苦,振奋重建家园的信心。受灾几个乡镇的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舍小家为大家,带着党员干部,拎着月饼,和受灾群众一起过中秋。三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家新带着三甲派出所所长严拓及4位民警、一名镇干部踩着没腰深的黄水淤泥,连跑带爬、手足并用,花了5个多小时艰难地徒步10多公里到达灾区大新村,和村民们一起赏月。村民们见到满身泥水的干部,十分感动。村民们说:“干部们的举动,让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让大家感到重建家园的信心,这个中秋节,过得有意义。”赏完月,大家迅速自发组织起来,投入生产自救之中。 为了让灾区早日通水通电,阳江市供电局局长宋新明组织了160人的抢修队,徒步进入灾区,为完全断电的双窖镇运送了两台小型发电应急灯和一台小型发电机,解决灾区重点领域的临时用电。经过昼夜奋战,受灾乡镇重点领域已恢复供电。 阳春市卫生部门组织6个医疗队48人、6个防疫队36人分赴5个重灾镇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已发放药品一批及投放漂白粉、漂白粉精片一批,对受浸的外环境进行了消毒,确保灾区不出现疫情。国土、水利、教育、房管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队伍,对山体、水库、堤围、涵闸、校舍、危房以及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检修,特别是对泥砖房进行全面排查和鉴别,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工商、物价、农业部门组织专门队伍,加强灾区生活生产物资供应的监管。农业部门组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到各受灾地区指导灾民开展农业复产工作。 万千爱心向灾区聚拢。得知阳春灾情严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从湖北储备中心调拨价值9万元饮水消毒剂300箱到阳江储备仓库备用。省红十字会第一时间运送家庭救灾包、大米、方便面等价值18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到灾区。深圳市红十字会伸出援手,向阳春灾区捐款20万元。广州市向阳江市捐助200万元救灾款,帮助我市受灾地区的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时发来慰问电,向我市受灾群众表示诚挚慰问。 我们可以看到,抗洪救灾一线上涌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感染和带动了重建家园的新典型新事迹。阳江市委组织部迅速作出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挖掘和树立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让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全市党员创先争优的精神财富和新的动力源泉。杨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