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 本报讯(记者/李明)昨日,记者从市委五届十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十一五”成为阳江建市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2010年,我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力推进电力能源基地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9%,五年年均增长21.4%。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和19.1%,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4.3%。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五年年均增长14.8%。 特色农业优化发展,特色品种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都”品牌落户我市。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5.5%,五年年均增长3.7%。 “双转移”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项目150个、投资总额112亿元。全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9%和12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9%,五年年均增长22.7%。 内外需进一步协调发展。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5%,五年年均增长3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五年年均增长18.7%。我市还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努力保持外经贸稳定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0%,五年年均增长11.8%。 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正式启动县(市、区)大部制改革,全面铺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财政、金融、卫生、文化和农村等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2010年,我市把创建省园林城市作为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城市开发力度,东风二、三路高标准改造完成,“一河两岸”改造和城南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健全,市区建成区面积达43.5平方公里。开展市区公园改造,启动城镇绿道网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治理,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城市更加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新提升。 此外,我市还重点推进镇貌村容建设,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漠阳江保护力度。2010年全年365天空气全部达到优良,地表水全部达到Ⅱ类标准,连续三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阳江成功创建了省园林城市。 2010年,我市制定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以建设文化名城为抓手,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五个十”工程顺利推进,推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2010年,我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去年共募集捐款1.03亿元,共投入“双到”专项资金28286万元,列入“双到”对象的贫困户已有3881户脱贫,脱贫率为58.5%。同时,有2723户泥砖危房得到改造。 面对“9?21”特大洪灾,我市沉着应对,靠前指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力投入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社会大局稳定,1242户全倒户已于元旦前全部建成新居。 社会事业方面。我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1%,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较好解决了教师待遇问题。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的市中医院新院和投资8000多万元的市公共卫生医院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此外,社会保障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10年,我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序开展,有效促进了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转型优化。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增进团结、凝聚人心。深入推进法治阳江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工作,推动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市有299家“两新”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待遇。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2009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中,我市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度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均排在全省第2位。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在2010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民主测评中,我市党委、政府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总体评价“好”的得票率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评议项目“好”的得票率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