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江投资环境趋好发展前景广阔
2011-02-27   来源:苏州农批网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图:台商代表参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梁文栋 摄

省内一批知名台商在我市考察时表示――

■本报记者/张志清 借广东省第六次台商协会会长联谊座谈会举行之机,全省的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及57位知名台商前昨两日考察了我市投资环境。一些会长和知名台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阳江投资环境趋好,发展势头惊人,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他们对阳江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在优化软硬环境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承接产业转移正当其时

“东莞是台商进入祖国大陆最早、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当地台商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并且产业转移的愿望尤为强烈。”作为刚刚上任的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富全物流(东莞)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庆源说,他这次来阳江,第一位的使命就是替东莞广大台商打探阳江的投资环境。

广东省三年前就大力推动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转移,阳江现在吸引台商,是否为时已晚?“一点都不晚,现在正是东莞台商向外转移潮的开端。”谢庆源非常肯定地回答说,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核心区里,毕竟生产生活配套条件高度成熟,当台商看到需要转移的形势时,心里并不愿走,迟迟迈不开脚步,所以寻求二次创业地的热潮刚刚兴起。他认为,阳江作为后发地区,容易承接的主要还是传统产业,如果能够与东莞台商携起手来,就有可能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永曜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原英锡与谢庆源持同样的观点,他说,自从2008年爆发金融风暴时起,他就一直在广东省内和周边地区寻找新的投资地,但至今未找到理想所在。他告诉记者,珠三角的很多台商与他一样,对于产业转移,一是心切切,二是心颤颤。所以,阳江此时向台商伸出橄榄枝,从时机上说把握得恰到好处。
阳江强劲的发展势头最吸引人

“我昨晚已经向魏市长承诺,回去组织会员企业再来阳江详细考察洽谈。”谈起首次阳江之行的印象,深圳台商协会会长张周源说,最吸引他的是阳江近几年高速发展的势头。企业家选择投资地点,不仅要看那个地方的现状,更看重那里的发展态势、趋势。张周源说,假如随后一两年企业进入阳江,到企业投产时,正好是沿海高铁通车、阳云高速全线贯通、阳江港口繁荣的时候,凭这几大条件,就足以让很多想转移的珠三角台商认真考虑阳江。

原英锡也认为阳江发展势头确实好,让人对其前景产生良好预期。他说他这是第三次来阳江,6年前来,朋友都提醒他注意安全,且住的酒店设施挺差,3年前来,住的是凤凰酒店,明显感到治安好转,这次来,发现阳江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交通条件、城市面貌、教育水平、景区建设方面变化特别大。他觉得这体现了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可能会享受较好的行政服务。

黄荣华是已在阳江投资10年的农场主。“如果你的台商朋友咨询阳江投资环境,你会怎么说?”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脱口而出:“如果是投资二三产业,我会建议他尽快来,以免误了商机。”他说阳江自然灾害的频率与台湾相当,但大陆政府没像台湾那样为农业灾损提供补贴。

招商突破口内抓港口外抓大企业

张周源说,深圳的台商绝大部分是纯外销的企业,从目前来看,台商开拓国内市场还存在法律、政策、渠道等多方面的障碍,如果迁到阳江,估计还是以外销为主,这就要求海路运输相当发达便利。他建议加快阳江港的泊位、航道建设,并开通更多的航线,把海港建设当作招商一大突破口。

谢庆源则说,东莞台商选择投资地考虑的首要因素还是成本,其中运输成本占很大比例,所以他也建议阳江在投资环境建设中,把阳江港放在重要位置。他把阳江各项成本与江西进行比较,认为阳江唯一高出的项目是购地,他建议阳江尽量控制地价,就可以把向内地转移的台商吸引到阳江来。

台商为何总是抱团于某个区域?谢庆源解释,因乡情、亲情集聚只是原因之一,决定性力量还是产业配套可降低交易成本,每家大的台资企业都凝聚着若干中小型台资企业,大企业如果迁移,中小企业往往会跟进。他据此建议阳江,在对外开展招商时务必主攻产业龙头型企业,承接转移不能是针对一家两家企业,而要为一条条产业链做好准备。

陈政胜曾在顺德台商协会担任过两届副会长,5年前他来到阳江并担任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说他打算退休后就在阳江长住。他的建议是,在招商发展经济的同时务必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生态在今后的招商竞争中,将是份量不断加重的引资招牌。

市委常委关则双,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关崇佳分别陪同台商考察。

Tags:江投资 广阔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政府扶持引导是有力推手 [下一篇]挖番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