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溪里抓鱼别有一番趣味。
似乎是早已习惯了城市的喧嚣,面对亲近自然的机会居然让我产生了抗拒心理。接到好友与同事的爬山邀请,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拒绝。不是不想去,只是怕自己这个疏于锻炼的身体已经受不了这种强度的运动。但是最后在好友的劝说下,我还是决定出发,主要原因还是内心对大自然的天生渴望。
汽车渐渐远离市区,我的心情突然变得轻盈起来。我们一行10余人首先来到了目的地大沟镇新梨村,在新梨好客的老茹家,我们品尝了美味的农家宴,新摘的玉米和甜香番薯好吃得差点让我们将舌头也咽下肚子了。填饱了肚子,大约10点多,我们在老茹和两名村民朋友的带领下开始向公婆山出发了。大沟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一路走来,见到的都是漫山遍野的荔枝花。老茹笑开了颜,“花多果就多,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听带路的村民朋友介绍,这座山取名公婆山还有一段典故,传说原来这座荒山上住着一对恩爱的夫妻,在山顶开垦了一大片平地,种了农田,自给自足的幸福地生活着,日子久了,附近的村民便将这座山取名为公婆山。一路交谈着就觉得行路很快,不大一会便到了山林。
沿着山路一直往前走,宽阔的道路越走越窄,到达山脚下时,只剩下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路旁的景色也由人工种植的荔枝林过渡到大量生长的野生树木,光线变得越来越阴暗。这片林子整整占了一座山头,放眼望去全是密不见缝的杂木树,松树的间隙里长满了带剌的灌木丛,密密匝匝,郁郁葱葱。
由于有熟悉道路的村民朋友带路,我们放弃了上山原有的林间小路,顺着山涧小溪,沿着溪边的石头往上攀爬。石块由于被流水长期侵蚀,圆圆的,近溪水的石头还长满了青苔,十分湿滑,爬行起来并不轻松,但是一路上所看到美景却是走山间小道无法领略到的。满目所见翠绿,中间点缀着大朵白色如蝴蝶般的花朵,清香扑鼻,吸引野蜂飞来舞去。听村民介绍,这种花叫山芋花,在公婆山上是最常见的一种野花。我便细细观赏起来,只见此植物的枝干挺拔,一个花苞开出五、六朵洁白泛黄的花儿,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于翡翠簪头。氤氲的林地里开着各式各样不知名的花,结着五颜六色的果,使人目不暇接。时不时还能看见一些高大的天南星擎着小伞一般的叶片,高过人头的蕨棵展开如蒲扇般的叶柄,一簇一簇的腐菌构筑着童话世界的模样,使我深信朴素的美才是唯美。美景当前,让人感觉已经进入了热带雨林。纯情野趣勾起我久违的童心,干脆不顾一切地嚣张起来,开始唱起“神曲”《忐忑》来,经我一带头,同伴们也来了兴致,一边嬉笑打闹一边仰天放歌,整个山林传遍了我们的笑声。
大约爬了40分钟,我们到达了山中的一片平地,老茹告诉我们这就是公婆田,以前住在山中的那对夫妻就是在这居住和开垦农地的。放眼望去,平地上杂草丛生,早已没有人烟迹象。老茹说这里离山峰还很远,由于精力有限,我们便决定放弃继续攀爬,在原地休息一会补充点食物再下山。
天气虽然很凉快,但是一路走来我们还是出了不少汗,一些人还不小心摔了跤。看着我们的狼狈样,老茹和村民朋友熟门熟路地带着我们到了一个小水潭,让我们清洗一下。谁知道我们把手一放进冰凉的潭水中,便不愿再拿出来了,只见那潭水十分清澈,依稀中还看到水中的小鱼。看到像精灵一样游动的小鱼,大家立即有了兴趣,开始抓起鱼来。这个时候大家也不管年龄多大,个个像个小孩,抓到鱼的手舞足蹈,没抓到鱼的也没有垂头丧气,因为快乐都是共享的。最后,大家满载而归地下了山。
一整天的见闻颇多,感慨也至深。虽说很累很疲惫,但我们也享受到了快乐,当我累到坐下去歇息就不想站起来时,我便冒出了这样的念头: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有多亲密,虽然无法量化,但是我知道人对自然的渴望就算是隔了一座城也是消除不了的。文/张敏图/刘奕锋黄晓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