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用“加减乘除”法加快构建幸福阳东
2011-05-29   来源:宁德农批网  作者:光棍男   字体:【 】  浏览:53次   评论:0

莫定伟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吹响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号角,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也相应提出了“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发展新战略。结合阳东实际贯彻省、市全会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为主线,运用“加减乘除”四法,加快建设“富民强县、幸福阳东”。

一、做实民生收入“加法”,建设富民强县

物质财富是民生幸福的首要来源,物质基础夯实了,人民群众才能享有更给力和更长久的幸福。“十一五”时期,阳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虽然首次进入全省十五强,全县人均GDP年均增长也高达15

%,但跟发达地区和群众实际感受相比,地方经济堆头和财政收入还不够大,GDP对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还不够高。进入“十二五”新征程,阳东要正确处理好“强县”与“富民”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做大经济蛋糕的过程中,突出让全县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更加富足起来。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把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特色旅游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构建清洁能源县作为突破口,更加重视抓好招商引资,更加重视促上重大项目,在扩大投入中优化全县产业结构,在量质并举中增强地方发展后劲,在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建设与民生收入互促共进的县域经济强县。另一方面,继续组织实施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促进低收入群众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跃上新台阶。

二、做活民生成本“减法”,优化宜居条件

减少和降低生活成本支出,民生幸福指数才能大大提升。推进“幸福阳东”建设,必须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减少民生成本支出为立足点,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创造更加宜居的条件,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加快发展的“蛋糕”。当前,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拥有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二是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想方设法进一步稳定物价,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加快完成县城自来水“治本”改造。三是按照“旧区加快完善,新区创新拓展;一年大变化,三年建新城”的思路,突出抓好县城燕山湖、广雅龙山和滨海新城“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发展325国道沿线、沿海和北部“三大城镇群”,统筹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积极建设宜居阳东。

三、做好民生幸福“乘法”,发展特色文化

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幸福的精神动力。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越繁荣,就越能产生“乘数效益”,越能激发广大群众对幸福的向往和信心。必须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引领和支撑“幸福阳东”建设。既要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城乡一体、多层次的优质教育体系;又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三馆”建设,逐步健全城乡文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还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入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构建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四、做通民生烦忧“除法”,创新社会管理

温家宝总理说过,“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为我们的幸福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只有真心实意地解民困、除民忧,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近年来,阳东县编制和实施了全省首套综治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率先在全市建成县、镇、村三级互动社会管理平台,创建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形成了服务民生各个环节都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和能管好事的良好局面。下一步,要以温总理讲话为新动力,以除民忧、解民困为新目标,促进阳东社会管理服务上新台阶。要结合当前的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和县镇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县范围推进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职能归并和建立并联电子审批系统,让许可事项实现“一审一核”和“并联审批”,为各方群众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行政服务;要完善社区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社区与用工密集企业的协调管理模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构建服务民生幸福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加强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网络层级互动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健全灾害应急救助机制,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者系中共阳东县委书记)

Tags:加减乘 加快构 幸福阳 责任编辑:光棍男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毒”染新安江 市民争储饮用水 [下一篇]旧貌随风去 扶贫暖民心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