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立足本职力促妇儿工作上新台阶
编者按
英姿飒爽颂巾帼,妇女能顶半边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妇联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提出的“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战略部署,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按照“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目标要求,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妇女所需”上下功夫,在“妇联所能”上创特色,统筹做好妇女各项工作,全力促进妇女儿童幸福指数的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深入程村镇红光村调研,亲切会见了该村班子成员。梁文栋 摄
◎参政议政 我市增强妇女参与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女性和妇代会主任百分百进“两委”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积极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培养选拔女干部为切入点,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工作,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不断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管理服务能力。2010年,我市妇女发展规划在“妇女参与决策及管理”领域达标率实现100%。
 “六一”期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看望小学生。
“我们广泛宣传有关妇女权益、女干部培养选拔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先进妇女典型,积极举办展示妇女风采的各项活动,提高社会特别是党委政府对妇女的认同程度,鼓舞更多的妇女奋发自强、积极进取。”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说。
培训是提升女干部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妇联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系统学习与专题讲座、培训与参观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各级各类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女干部的受益面。同时,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鼓励妇女干部到基层第一线、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锻炼成长。各级妇联也积极对妇代会主任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新任女村官、妇代会主任培训全覆盖。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共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322期,培训基层女干部21233人次。
 市领导魏宏广、莫章德、容振标与幼儿园小朋友过“六一”。
市妇联还抓好协调,畅通妇女参政议政渠道。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市818个村、社区共产生女委员1253人,占委员总数25.2%,比上届女委员增加了145人,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实现女性、妇代会主任进“两委”100%,并出现了“全女班”当选、打工妹回乡“赶选举”等可喜现象。女正副书记(主任)197人,比上届64人大幅增加133人;女正书记(主任)74人,占全市村(社区)书记(主任)的9.05%。
建立、完善、充实妇女人才库,为全市科级以上优秀妇女干部建档立卡,掌握全市妇女“才源”情况,积极向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同时发挥妇联作为培养选拔女干部基地作用,营造妇女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畅通女干部使用渠道。近年来,镇级以上妇联输送干部179人,其中提拔使用78人。
※page※ ◎增收致富 夯实妇女参与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我市55名妇女获贴息贷款309万元
各级妇联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扶助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妇女增收致富。依靠科技培训,抢占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制高点”;依托示范带动,寻找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最佳点”;推进小额担保贷款,打造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新亮点”。
各级妇联联合农林、渔业、科工信等部门组织专家深入农村,适时举办各类种养良种良法、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批现代农业种养能手。同时,积极做好信息共享、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等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异地就业和就地转移。
为带动更多的妇女增收致富,各级妇联依托示范带动,寻找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最佳点”。去年,共命名了6个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51个县镇巾帼创业示范基地,阳西县金凤五彩薯种植示范基地和阳江市红光村巾帼养蚝示范基地更被列为省的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妇女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组织引导等措施鼓励农村妇女建立或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担风险,进而带动更多的妇女增收致富。江城区岗列街道三洲蔬菜种植基地与120多户菜农组建成立海霞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建有250多亩蔬菜大棚,主打产品为“三洲菜心”、薯苗,已初见成效。
资金投入是农村妇女创业致富的最大难题。市妇联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活动,并把阳西县红光村作为小额贷款的示范点,向32名妇女发放了160万元的贷款。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5名妇女贷款309万元,全部纳入市、县财政贴息,为妇女创业就业、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提供了资金保障。市妇联还荣获省通报表扬二等奖。
◎信访维权 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妇女儿童维权机制 共接待处理5720宗妇女信访案件
 江春燕正在指导员工工作。梁文栋 摄
各级妇联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不断健全完善联系妇女、服务妇女的工作机制,创新维权服务手段,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关爱妇女儿童,推动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据介绍,除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我市还上下联动,做好妇女维权工作。推进妇联基层维权工作与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对接,全市各县(市、区)、镇(街道)妇联和818个村(社区)妇代会进驻综治信访维稳(服务站)。充分发挥维权联席会议、家庭暴力投诉点和妇女“四禁”自治组织的作用,开通市县两级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电话,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近年来,全市三级妇联系统共接待和处理了5720宗有关妇女的咨询、投诉和救助的信访案件,调处率达98%,提供法律援助160宗,结案率100%。今年,市区镇三级妇联迅速介入、倾力援助、积极协调,“江城白沙虐妻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捕归案。市妇联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page※ ◎民生实事 关注妇女儿童切身利益 全市筹集1868万元援助单亲特困母亲
 邓家凤向省、市领导介绍产品情况。
解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问题,是各级妇联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各级妇联密切关注农村贫困妇女、失地妇女、留守儿童和城镇下岗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零就业家庭妇女等弱势妇女儿童群体的民生问题,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通过教育、协商和疏导等方法,切实推动解决好她们的劳动、教育和生活保障等切身利益问题。
贫困的家境,让很多单亲特困母亲、困境儿童的生活难以维持。各级妇联通过义卖物资、发放单亲特困母亲优待证、举行“鼍城会亲”、开展信息化扶贫等形式,开展“四援助”项目,为单亲特困母亲解决住房、生产、疾病、子女就学难问题。几年来,全市共筹集资金1868万多元,援建576户安居房,救治患疾病妇女、帮助发展生产、助学17557人次,慰问6322人次。市妇联被省评为“四援助”项目先进集体。
各级妇联还借助新闻媒体对“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进行积极宣传,通过印发倡议书、召开动员大会、启动牵手仪式、组织见面会、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大联盟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困境儿童的氛围。几年来,全市共有9879人次“爱心父母”加入大联盟开展助学、助养、助教行动,9225人次困境儿童获得资助,援助金额达716.38万元。市妇联被省评为“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优秀组织”。
 王安姬带领员工送医送药下乡。
留守妇女儿童在生活、学习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各级妇联组织51个巾帼文明岗与50个村(居)妇代会结对,开展“岗村姐妹牵手”活动,为留守妇女开展送科技、送培训、送文化、送设备、送健康、送温暖等“六送”活动,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创建3所春蕾小学,每个项目点支持15万元的修缮资金,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读书条件。创建“农村儿童流动图书室”73间,配送儿童图书66472册。
各级妇联关爱女性健康,把妇科病普查普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项目,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2009年以来,全市普查739592人,普查率为70.91%。
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在阳春开展试点,拟在取得明显成效后再在全市铺开。阳春通过争取阳春市政府、阳春妇幼保健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支持,采取“政府出一点,承办单位减一点,社会机构帮一点”的办法,设立“阳春市妇女病普查普治”公益项目,使全市城乡妇女均可享受免费检查及一定的治疗救助。到目前为止,已经为8个镇7万多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妇女病普查,为1.6万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帮助检查出的7名“两癌”患者争取了医疗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