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孙中山与阳江
2011-09-02   来源:六盘水农批网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145次   评论:0

邓格伟

中山情结系漠阳,辛亥百年著华章。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油然勾起我们追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与几位阳江革命志士的战斗情谊。

孙中山是否到过阳江,迄今没有文献记载,然而,他与几位阳江人的交往,在阳江广为传颂,李萁就是其中一位追随孙中山革命而献身的著名烈士。

李萁,字祺礽,号介龄,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合山镇里寮乡永兴村,今门牌6巷4号。其祖父李春元,为清同治十二年恩贡,工诗文辞。其父李鹄昇,为清末秀才,育有四子,依次为福礽、祺礽、祐礽、祯礽,李萁排行二。

清光绪年间,李萁及胞弟祐礽就读阳江县城濂溪书院 (或南恩书院),主讲老师是清末举人、著名书法家邓琳先生。某日,李萁兄弟请假回家,邓琳觉察异常,不予准假。果然,当天夜晚李萁的父亲李鹄昇及长兄福礽被盗贼惨杀,李萁和祐礽幸免于难。革命党人林直勉在《烈士李君介龄传略》中写道:“李君惨遭家难,父兄无辜,尽遭惨杀。”李萁少怀救国大志,愤朝政腐败,1892年,他卖掉家中20石田租作路费,随台山李某出走他乡,经香港抵达美国三藩市经商,开设餐室,稍有积蓄,期间,认识孙中山,参加兴中会,后加入同盟会,负责向华侨筹款工作。从此,李萁与孙中山结下革命情谊。李萁在美经商10多年,结识古应芬、廖仲恺、朱执信、胡汉民等人士,积极宣传反清革命道理。

1910年(一说1909年),李萁回到香港、广州等地,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活动。据载,李萁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结识在香港某皮箱厂当售货员的阳江青年郑文江,他为李萁传送革命书信,并得到李萁的赏识和信任。1911年“3•29”进攻广州督署之役中,黄兴委派李海云偕李萁、陆觉生、袁玉云等,以广州大沙头紫洞艇为武装起义秘密联络点,在攻取军舰后,再袭击水师公所,革命最后失败。在革命浪潮推动下,阳江革命党人揭竿而起,县城西独洲村庞选鎏第五子庞润暖,(阳江籍台湾学者庞建国的祖父)率队攻打阳江县衙,县令提出和谈,谈判尚未结束,县令获悉广州起义失败,最后,庞润暖所领导的起义也失败了。庞润暖和他的妹夫何定坤均壮烈牺牲,前者被斩首,后者饮弹身亡。庞润暖之长兄庞多也因起义事被迫害致死,庞家为推翻清王朝献出了二子一婿的生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李萁举兵光复阳江,不久,他离开阳江,在南京与孙中山的秘书李禄超等组织“福群公司”,购地3万亩,经营农业生产。此时,遇上袁世凯窃国称帝,革命党人奋起讨袁。李萁放弃实业,亲赴东京,拜见孙中山,他受命往菲律宾群岛筹军响。1914年,李萁再回香港、广州参与讨袁活动,孙中山委任李萁为中华革命军广东讨袁军游击司令。1915年下半年,朱执信受孙中山指示,委派李萁到阳江、阳春等地领导讨袁运动。11月14日,李萁率众从台山向阳江进发途中,因病被抬着走路,他身边一位同志不慎让所携的炸弹掉地爆炸,李萁被炸伤,后因伤势过重逝世,时年43岁。

李萁逝世后,初葬台山北陡紫萝山东侧的娘妈山麓,立有一座纪念碑。1917年4月1日,朱执信撰写碑文,孙中山在日理万机中仍惦记着李萁烈士的迁葬及筑墓欠缺经费。1917年2月,孙中山、朱执信两人带头发起捐助,发起人还有古应芬、胡汉民、廖仲恺、林森、林直勉等20人。孙中山捐助一千元为李萁筑墓,友情何等笃深!1919年4月13日,李萁烈士长子李伯振将父亲的遗骸迁葬阳江县城东门外东山寺侧,墓园100多平方米,孙中山题墓碑刻文为“李祺礽君之墓”,林森为墓门横额题“李萁烈士之墓”。墓后土墙壁上有汪精卫题词。墓侧围墙内壁刻有朱执信撰的长篇碑文。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元老吴铁城途经阳江谒李萁墓,书撰挽联,以示景仰。

1939年11月14日,阳江各界纪念李萁烈士殉国24周年,蒋中正、孙祥熙、孙科、陈诚、戴季陶、陈济棠、李汉魂、陈树人、张炎、沙世祥、姚世俨等政要,以及美洲同盟会、阳江县各界名流等送来诗文联,以示纪念。

孙中山与阳江交往不乏其人。据革命老前辈冯君锐回忆,与孙中山相识的阳江人彭吉平,曾居阳江县城北门街末段,为南洋归侨。“孙中山得彭资助革命颇多,生前与孙在国外过从很密。”另一位曾亲随过孙中山夫妇的阳江人是吴瞻白,系阳江县城下濠人,曾任大元帅孙中山的近侍警卫,宋庆龄推荐他当中山大学警卫队长,他常与孙夫人有书信往来,给她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阳江人民对孙中山先生至为敬仰。民国时期,李伯振任阳春县长时,于1926年夏在城内新谷仓原址僻为中山公园。1932年秋,李伯振县长在阳江县城南恩路将旧游府衙故址改建为中山公园,园内建有民族楼、民权阁、民治亭、民生亭、民享亭、民有台等,以体现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思想。在民权阁内,立有一块孙总理遗嘱碑刻。前几年,在公园内建起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民国时期,阳江城外的北山及平冈、织 、北惯等墟镇都建有“中山公园”。每逢孙中山先生诞辰、逝世纪念日,阳江县府官员都到中山公园旁边的大会堂举行纪念活动。阳江县城中小学校师生在每周一上午上课前,在学校操场举行例会,名曰“周会”,师生在孙中山像前默念三分钟,三鞠躬,齐声朗读孙总理遗嘱,表达对孙总理的崇敬。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阳江热血青年勇跃报考。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阳江地区有138人考取黄埔军校,如莫与硕、庞谋通(庞建国之父)、邓在辉、梁永元、郑信桓等。抗日时期,他们英勇作战,抗击日军,立下战功。

无独有偶,今年初,在阳江市区一位钟姓收藏家中,发现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主持公论”(27.3×21.5公分)墨迹,以及《中山手札墨迹》影印本、《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等多件与孙中山有关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为研究孙中山与阳江的历史渊源提供了实物佐证,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我市将拍摄《孙中山与李萁》有关电视专题片,缅怀革命先烈和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

注:本文参考《李萁史料》一书及1990年8月8日庞瑞芳来信、旅美华侨李业彪寄来辛亥革命史料。

Tags:孙中山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巴基斯坦洪灾死亡人数升至123人 [下一篇]10家万头猪场 阳东畜牧业走规模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