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武大女教授成半世纪来中国第1人获世界化学大奖
2012-03-29   来源:石嘴山农批网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31次   评论:0

本报讯(记者 屈建成 通讯员 冯林)“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3月27日,美国圣地亚哥,在专门为张俐娜举行的安塞姆·佩恩奖颁奖仪式上,播放着这段视频,身着酒红色天鹅绒旗袍、乳白色西式上装的中国女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高贵典雅的形象,引起现场一片赞叹声和掌声。

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学会主席将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奖颁发给张俐娜的女儿杜文征博士,奖品包括奖章和荣誉性的三千美元奖金。张俐娜因病未能亲往现场,但在视频中用流利的英语作了热情洋溢的答谢。

来自美、英、法、德、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和中国等国的该领域近120名科学家,出席了颁奖仪式,他们高度赞扬了张俐娜团队在该领域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设立于1962年的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人士,张俐娜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屈建成 13971678181

周锐 13995526996

翁晓波 13971680516

陈玲 13720333115

教育及时呼

安塞姆·佩恩奖章

新闻链接:

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溶剂,预冷至零下12℃,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放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张俐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开发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张俐娜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她带领的团队突破了用有机溶剂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提出一种水体系低温溶解高分子的“绿色”方法和新概念,将棉短绒、甘蔗渣、虾壳、蟹壳、豆渣等农业废弃物转变为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废弃物可以变身为可降解的薄膜、舒适的面料、日用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来源凤凰网

Tags:武大女 成半世 纪来中 国第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今年水稻耕种机械化率目标超六成 [下一篇]全市早稻插秧工作全面铺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