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新区强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2012-04-17   来源:延安农批网  作者:vivi   字体:【 】  浏览:38次   评论:0

汇各方资源 聚全区之力

尽管已过去半个多月,阳江高新区的不少群众仍在津津乐道上月底那场精彩纷呈的晚会。更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今年区管委会将组织几十场演出进农村、企业和学校,让全区老百姓、工人和师生们共享“文化大餐”。
3月28日,高新区在平冈文化广场正式启动了文化强区暨送戏下乡、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当晚便为老百姓送上了丰盛的歌舞、小品套餐。今年起,区党委和管委会将汇各方资源、聚全区之力,强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工作,用5年时间打造文化强区,推动高新区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年内几十场演出送农村和校园企业

国家一级演员、《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娇姐”扮演者吴苏妹,国家二级演员杨立民,男高音歌唱家、海归声乐硕士黎小龙……3月28日的那场晚会,节目单上所列的一连串“重量级”表演嘉宾名单,让现场观众直呼过瘾。随着一支支现代歌舞、小品、白榄等节目的呈现,文化广场里笑声不断、掌声如雷。晚会结束后,观众们还迟迟不愿离去,久久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

这样精彩的演出,高新区将打算在全区范围内依次上演,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新区科教局文化广电办主任敖景直介绍,目前,他们已与一些演出公司签订合同,并做出了场次安排。“每个村委会起码安排一至两场,还有部分学校、企业也会安排演出。”敖景直说。他还给记者展示了高新区“送戏下乡、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安排表,表单上显示,4至12月每个月的几场演出都具体安排到了村委会、企业或学校。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送戏下乡进企业、进校园是该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继建设平冈镇中心文化广场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将在全区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挖掘、培养本地各类文化人才做准备,为建设文化强区奠定基础。

农家书屋覆盖全区23个村(居)委会

除了能享受到一场场绝妙的视听大餐之外,高新区的老百姓还能在家门口享受悠然自得的“读书乐”。目前,高新区已建有27个农家书屋,覆盖全区23个村(居)委会,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

石庙村委会有两个农家书屋,其中一个设在曹屋村。在曹屋村农家书屋,记者看到,靠墙的位置摆放了三排书架,架上有农业科技、养殖、休闲娱乐小说等书籍,屋子的中间放着供村民阅读的桌椅。四周的墙壁上,还挂有村内名人的书法、特色漆画作品。

村支书曹春盛介绍,这间书屋完全由曹村的村民自发集资而建,不仅如此,还有四名退休老师义务来当管理员。“每天晚上八点多,就有村民过来看书,他们往往要看到十一点左右。”曹春盛指着墙壁上的书屋开放时间,笑呵呵地说“看来要更改时间咯”。

敖景直告诉记者,全区的27个农家书屋,一般都在25平方米以上,藏书量至少1500册。书屋的建设除依靠管委会的投资外,还得益于热心企业家、村民的踊跃赞助。接下来,高新区还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区里组织一次书籍捐赠活动。目前,他们已下发通知号召各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围绕企业文化做文章打造特色文化区

在进一步完善各农家书屋的同时,高新区还在紧锣密鼓地抓好“三馆一站一室”的建设。三馆,即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或艺术馆;一站,即镇级文化站;一室,即村级文化室。目前,文化站已按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开工建设了,预计年底前建好;文化室正在进行规划,计划年内建成5至10个。

在完善公益文化体育设施、让老百姓共享文化体育成果的同时,高新区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成“文化强区”。

“不是送几台戏就成为文化强区了,也不是建好农家书屋就文化强区了,我们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文化软实力。”高新区科教局局长梁鸿武认为,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大家应围绕企业文化做文章,切实突出企业文化的特色,并以此来打造特色文化强区。他举例说,当高新区的服装城建好了,也许可以搞一些有影响力的服装展,这样既打造了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服装产业的发展。

目前,高新区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体育实力和竞争力”的指导原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高新区文化发展的大好前景。  撰文/黄娟娟 刘德升

Tags:高新区 强力推 文化强 责任编辑:viv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农大一学生不幸车祸身亡 [下一篇]阳春合水镇:壮大蚕桑业需借力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