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频发意外安全问题惹人关注 天河区公安分局代表到华农座谈高校治安
最近接连发生数起大学生受害或跳楼事件,由于受害人身份特殊,且发生地段大多位于五山附近高校聚集的“小大学城”地区,大学生安全问题和校园安全问题受到媒体和市民的强烈关注。借着公安机关开展“三访三评”活动的契机,昨日上午,天河区公安分局局长金卫一行来到华南农业大学召开高校治安工作座谈会,与校方代表探讨在校园治安管理方面的经验与缺陷。华农方面表示,希望警方能与学校加强合作,在保安培训方面提供帮助,提高学校的校园管理水平。
文/记者陆建銮
实习生廖仕祺 通讯员马威
问题一:
无围蔽外来人员涌入
2003年初,受地铁施工影响,华农西南校门被迫拆除,开始了华农五年没有校门的一段历史。2007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开始重建西南门,2008年新校门竣工。同时通往商业街的北门、通向中科院的西门以及校园东边的两个收费亭均可入校。
除了这些正式的入口直通校园,还有许多非正式出入口可以进入学生宿舍区。
对策:
能否大开放小围蔽?
据悉,华南农业大学目前是广州现今唯一一所无围蔽式管理的重点高校。据介绍,目前推行的大围蔽指的是对整个校园实行围蔽,而小围蔽则是指对校园内的生活区、宿舍区等重点区域实行围蔽。五山派出所所长李志权提出,可在学生宿舍等重点区域实行围蔽措施,严格控制入校人员,同时还应加强重点区域的安防硬件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
问题二:
学生防范意识较弱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浅,防范意识较弱,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青睐对象。高校的许多入室盗窃事件,往往是由于学生睡觉或出门时未锁门导致的。
一个研三的周同学说,曾有一次,一名混进宿舍楼派发传单的人员见门上插着钥匙,试图用钥匙开门。幸好宿舍内的同学还未全睡,见状大叫了起来,对方吓得仓皇而逃。
对策:
加强学生安防教育
李志权认为,提高高校师生的安防教育,提高其防范意识刻不容缓。去年光华南农业大学诈骗案便超过百起,其中非接触型诈骗占了绝大多数,有上升势头。“这和高校师生的防范意识较弱是分不开的。”
他建议,应将安防知识教育纳入高校日常教育工作。“能否将安防知识的考查并入相关的考查项目,从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掌握相关的安防知识?”
问题三:
监控设施跟不上
近年,不少大学大规模招生,校园规模也扩展很快,但随之而来的视频监控等硬件设备建设并无跟上,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数量几年内从两万名左右一跃升至五万名,而在新建的宿舍楼硬件设施配备的质量却并不过硬,学生宿舍内部也鲜有门禁系统,宿舍楼治安管理仅仅只能依靠宿舍管理员的人为管理。
另外,校园内多栋宿舍楼之间阳台相通,小偷容易在多栋宿舍只见连续行窃。
对策:
对硬件更新换代
金卫认为要加强校园的安防,首先应在实验室、饭堂食堂等重点区域推行门禁管理系统,对质量不过关的宿舍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也成了当务之急。
据校方代表介绍,该校在去年投入60万元资金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但由于一些现有条件的限制,目前视频监控的普及确实存在一定困难,校方还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争取更大范围地普及视频监控系统。
问题四:
校内交通黑点多
据了解,华农占地8250多亩,为华南地区最大高校。校园内有三条校巴线路,高峰时期几乎不停歇运转。另外,有许多社会车辆进内,许多教职工也买了私家车。加之毗邻练车场,有些教练车穿梭其中。
有学生总结,华农的交通黑点包括“教五”前收费站至跃进南宿舍区的十字路口、荷园后方连接小河涌和“教五”的小道、五山公寓22栋至24栋间的校道和荷园前面跃进北公交总站。这些黑点或因本身设计不好、或因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险象环生。
对策:
控制车辆数量和车速
相关人士建议在校园内增设减速带。可在斜坡等危险路段或人流密集的平地路段设置车辆减速带。同时,控制社会车辆进入校园。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车流量,且在校内行驶的车辆应严控车速。在核心路段,如宿舍、教学区,则应该“狠抓”,或禁止社会车辆进入这些区域。 来源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