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2-07-23   来源:福州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阳江市促进整治村庄的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摘登

■ 编者按

开展村庄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人居环境,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配合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村庄整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政府办公室于近日制定了《阳江市促进整治村庄的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现摘登如下。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调优结构;选准项目、突出特色;做强产业、促进增收”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使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目标任务

根据村庄整治的任务要求,通过全力推进发展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到2014年,全市200个村庄达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应用普及、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要求,使整治村庄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村庄基本达到上述目标要求。

实施步骤

全市村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工作分三个阶段推进。

——积极部署、开展试点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全面部署整治村庄发展农业生产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开展调查摸底,编制实施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开展技术培训。在首批200个试点村庄中,重点选择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和城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周边村庄推进农业生产发展措施。首批200个试点村庄,阳春市80个,阳东县50个,阳西县40个,江城区、海陵试验区、阳江高新区各10个。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全面推进200个示范村实施与村庄整治配套的发展农业生产措施,使农业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为村庄整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各县(市、区)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指导和推进本地区村庄发展农业生产。

——全面实施、显著提升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全面推行与村庄整治配套的发展生产措施,使全市农业生产结构渐趋合理,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有效提升,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重点工作

各村应根据首批整治村庄的资源优势、品种布局情况、生产发展特点,制订各村的发展生产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促进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推动各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作物品种布局,各村要形成2-3个农产品主导品种,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布局结构方面。主要是把一些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低浸田、咸酸田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造,提高地力,使其适合种植需求,或适度调整发展水产养殖业或畜牧业。

——产业结构方面。种植业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耕地复种指数,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园艺类农产品,如南药、蚕桑、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优质(特种)蔬菜等;养殖业要向生态、健康养殖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阳江鹅、程村蚝、羊和海水养殖等。

——品种结构方面。努力提高优质、高效优良品种的覆盖率。水稻积极推广应用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的超级稻等优良品种;玉米要发展应用丰产、优质,适宜鲜食和加工的蔬果型甜、糯玉米;番薯要大力推广应用品质优良、适宜外销和加工的五彩薯类品种;花生推广丰产性好、出油率高或保健型优良品种;蔬菜推广市场销路广的优质时菜和耐贮运、适宜加工的瓜、椒、姜、芋、豆等品种。养殖业根据各村的情况,科学布局品种结构。

——时间布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市冬季光温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发展适销对路的冬种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增加农业效益。各村有冬种条件的土地都要种上冬种作物。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资金和项目,完善农田、鱼塘等设施,使连片农田和鱼塘等达到排灌自宜、高效生产的要求:

——加快水库、山塘、陂头等贮水设施建设,扩大农业用水贮水量,确保一年四季有充足的灌溉水资源。

——加强排灌渠系建设,改善农田排涝和灌溉条件,确保连片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加快田间机耕路建设,解决运输难问题。

——加强田块平整和方格化建设,为机械化耕作创造条件;搞好地力培肥,提高单位耕地产出能力。

——加强标准鱼塘建设,扩大鱼塘允养量,提高鱼塘单产。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各村要有一名科技推广员,要有3—5户科技示范户。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种养殖新优良种。

——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生态农业、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等农业新技术。

——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设施栽培、节水农业等先进技术。

——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要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标准化养殖”等科技项目。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网,让农业信息迅速进村入户,各村设立一个科技信息员。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要把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一批与农户联系密切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村要培育一个以上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

——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抓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各村要培育形成一个指导性产业。

——建立和健全适用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村成立土地流转协调小组,对那些农户不愿种或放弃种植的土地实行集中管理,调整成片,以便转租给大户或农业企业种植,发展规模生产。

——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建立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积极扶持农民营销组织的发展,不断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知名度,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各村根据实际,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载体,选择一个有生产规模的优势品种重点宣传推介,使其成为地方品牌,并逐渐培育成省或国家名牌产品。

——按标准化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使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投入品,严禁超标超限使用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存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

——做好有关认证工作,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

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领导

市成立农业生产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农业和林业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和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村庄整治农业生产发展工作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市同时成立农业技术支持小组,负责对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培训、指导。各地均要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及技术支持小组,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加大部门支持力度

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加大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力度。要加强对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整合资源、统筹有关资金和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要鼓励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引导贷款投向农村发展生产,特别是扩大小额贷款投放的规模和范围。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要认真落实国家的种粮补贴、母猪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柴油补贴、农业保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和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农户,为生产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第一产业收入。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服务。

强化督查考核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落实目标任务,层层细化、抓紧抓实。市将对发展生产的政策落实、资金到位、建设效果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实地督查,年终将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和总结验收,完成情况好的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责任人、责任单位或主管部门,由市政府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予以通报批评。

整理/陈军




 

Tags:农业农 经济可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富人的钱,谁来打理 [下一篇]皖豫交界千万元大桥建成6年未通车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