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TOP

三叶农场突破植胶“禁区”奏幸福凯歌
2012-08-31   来源:梅州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23次   评论:0


乔连分场七队长势良好的橡胶树。 周辑 摄

发挥科技作用  建设惠民工程

在距离三叶农场乔连分场部不到200米的橡胶园里,有一株被农场干部职工称为“树王”的橡胶树,树径围粗要两人才能合抱,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历经50多年的沧桑现在仍能每刀产胶水2—3杯。年过半百的它,默默地见证了三叶农场由橡胶生产“禁区”变成广东垦区产胶超千吨农场的艰辛历程以及干部职工几十年生活岁月的变迁。

1、创造了世界人工种植橡胶的奇迹

三叶农场现有土地面积20多万亩,全部位于北纬22.1度,面积占据了阳江农垦的半壁江山。橡胶树110多万棵,具备年产干胶2000吨以上的能力,是广东农垦的重要产胶基地。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不屈不挠的三叶农场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就开始在橡胶种植的“禁区”(北纬17度以北的地区)试种橡胶树,他们硬是从一次次的寒害、风灾和不适宜橡胶树生长的恶劣自然条件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试验,研究出耐寒、抗风、高产的橡胶品种,经过几十年的多次改良,终于突破橡胶树生长禁区,成为广东农垦粤西地区纬度最高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

依靠科技,科学植胶、抚管和割胶至关重要。现在农场的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工人已熟悉橡胶种管、养、割等一整套技术:对新开垦胶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的原则科学种植,近年试验推广高产高抗湛试327-13品种,通过营养诊断,开展橡胶园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橡胶专用生物有机肥。橡胶生产从冬春管理、两病防治、割胶管理等都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发的橡胶栽培和割胶技术规程进行科学管理。近年来,农场大力推广橡胶高效低频“四割制”、开展“六龄苗工程”示范岗、低产胶园改造、生态胶园建设等试验,农业实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和转化率得到有效提高,橡胶的非生产期缩短了2—3年,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管理定额增加,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逐步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

巩固发展橡胶主产业不动摇。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掀起一股种植水果潮,很多农场都跟风“下胶种果”。而三叶农场却从实际出发没有毁胶种果,把橡胶树保留下来了,为日后橡胶的稳产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农场又坚定不移地抓好第三代胶园建设,经过搬并、补植、新种,目前新种植橡胶中小苗已达到30多万株,为农场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page※


退休人员在工会娱乐室打麻雀。 钟炎波 摄

2、“精神文明示范队”建设走在垦区前面

几年前,由于农场基础较差,经济底子薄,农场的干部职工大多住在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泥砖瓦房,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每逢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职工们心惊胆颤。2008年以来,中央为农垦出台了一系列危房改造政策,农场的领导也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工程、改善民生,事关农场的稳定和发展大局,要全力抓好职工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再重,困难再多,都要克服和完成。

农场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领导动员,职工配合,搞规划、筹资金、忙建设。几年的汗水,换来了职工们的满意!他们告别了破旧的泥砖瓦房,大部分职工住上了配套设施齐备的平顶房,还配有小院子、杂物间、队部还有运动场和小花园。有些生产队如三甲分场四队、蟠龙分场一队、乔连分场八队的职工只花20万元左右就住上了城里人要花200多万才能住的别墅。整个农场1843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占了阳江农垦所有任务的三分之一。

在危改过程中,农场坚决执行阳江农垦局制定的“既要新居,又要新貌”,以“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队”为载体,两手抓的建设思路。从2008年至2012年,农场在示范队建设中坚持“高标准、有特色、管理好”的要求,巧妙利用队部的地形地貌建设队部环境,房屋错落有致,配套设施完善,形成了有三叶农场特色的职工宜居家园。4年来,全场共有9个生产队被评为阳江农垦“精神文明示范队”A级称号,是阳江农垦建设速度最快、效果最明显和“精神文明示范队”最多的农场。

与此同时,农场还投入大量的资金大刀阔斧地进行道路的维修和新建,近几年来一口气修建了300多公里的胶园道路,使胶工可以用摩托车运输胶水、肥料,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3、离退休人员阳江垦区最多

每天的午后至晚上,场工会的娱乐室里,一群离退休干部职工或打牌、或下棋、或K歌,场面融洽。“多亏有这么一个让我们老有所乐的场所,不然退休后闲在家中会憋出毛病的。”正在打牌的退休干部老范告诉笔者。此外,这里还可以看书读报,来了兴致还可以唱上一曲、跳上一段。

三叶农场现有离退休干部职工近2000人,要管理好这么多离退休人员,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这些老同志安度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农场紧紧围绕退管工作的管理、服务、教育三大任务,狠抓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成立了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办公室,由一名场领导分管,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向离退休人员宣传相关文件政策,释疑解惑,慰问抚恤,组织开展文体座谈活动等。此外,还成立了离退休人员自管小组27个,每个小组配备1名组长,1-2名联络员,负责与场退管办沟通和工作协调,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还热心为退休人员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实现离退休人员零上访的记录,促进了农场经济平稳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2009年广东农垦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会议在三叶农场召开,这是对农场退休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

“我们不但要把退管服务中心建成关爱、慰问离退休人员的基地,而且还要把它打造成离退休人员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这里充满更多离退休人员愉快的笑声。”三叶农场场长欧广华说。钟炎波

Tags:叶农场 禁区 幸福凯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山西翼城二胎实验27年:居民已不.. [下一篇]打工子弟校关停调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