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民生事业谱写幸福追赶新篇章
2012-10-29   来源:廊坊农批网  作者:小龙   字体:【 】  浏览:58次   评论:0

关键词 教育投入大幅提升

2007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市把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毛入学率起点低,学校基础建设底子薄的现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抓好高中阶段学位建设,是加快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5年多来,我市多方筹措资金20多亿元,新建、迁建、扩建27所高中阶段学校,增加高中阶段学位5万多个。包括迁建阳江一中、阳江一职,新建阳春一中、阳东广雅学校、阳东二中、阳西二中。

2009年至2010年,我市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大手笔、大气魄地完成了阳江一中、阳江一职新校区的建设和搬迁工作,成为阳江教育界的一段美谈。两所学校的成功建设和搬迁,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加快发展教育的决心和魄力。二者的建成使用,大大优化了我市学校的布局,改善了教学环境,向社会提供了1.6万个优质学位。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

近年来,我市调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做到缴费降低、待遇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个人缴费从每人每年的120元下降到30元,与新农合缴费标准一致,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年封顶由每人每年6万元提高到13万元,与城镇居民医保一致,两项保险并轨为城乡居民医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缓解。

从今年起,我市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从30元提高至50元,与此同时,待遇水平也相应提高。其中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75%、70%、60%、45%。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也得到全面实施,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每次门诊费用均可报销50%,且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此外,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互认,保证需住院治疗的参保人可在市内任意一间定点医疗机构医治并挂账结算。

关键词 劳动就业保障有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市,我市始终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08年至今,我市共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1.8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4.77万人。
※page※

与此同时,我市在建立健全市城乡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加快推进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做出了不懈努力。2008年以来,我市举办劳务招聘会543场,提供就业岗位31.38万个。同时把工业园区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全市4大园区共吸纳劳动力3.4万人;充分利用“双转移”、“山洽会”劳动合作契机,向珠三角转移6.44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此外,借助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结合“双到”工作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农民工落户城镇,灵活调整社会保险参保政策,实现了保就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关键词 扶贫开发喜结硕果

近3年来,我市坚持“靶向疗法”,紧紧围绕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改变落后面貌两大目标和“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三个关键环节,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突出抓好产业帮扶,取得了明显效果。贫困村100%实现了通电、通邮、通电视广播,贫困户100%参加新农合,60岁及以上的贫困老人100%参加新农保。贫困户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考上高中和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100%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有意愿的贫困户家庭、高中毕业的子女100%免费安排入读技校或职校。贫困村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和文体设施进一步完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获得明显改善。

目前,受帮扶的170条贫困村集体经济全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劳动力的6632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在2011年度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中,我市在粤东西北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 安居工程温暖民心

至去年底,全市建成廉租住房1657套,受益人口约3800人。今年1-8月,全市13个公共租赁住房已动工建设,开工套数2106套,基本建成1820套。2010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11130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圆了“住房梦”。

近年来,我市把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盘活存量公房房源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等方式加大投入。同时把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为保障性住房用地免除了后顾之忧。

在保障性住房管理方面,我市建立起了市、街二级联动机制。一是建立住房保障资格二级联动审查机制,严格按照“两级审核、两级公示”要求,街道、市通过初审、公示、复核等手段层层把关,确保资格审核不错不漏;二是建立二级联动管理机制,通过开展“两审两查”,即年审、资格重审和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等,对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和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近日,记者在市郊的富康小区采访了低保户梁大姐,她住在建筑面积40多平方米的套房内,每个月只需花费92元,小区内空气好、环境好,令她幸福感十足。“我真的没想到,像我这样的穷人家,还能住上像样的房子,而且还是小区。”

今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公租房扩大至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梁大姐”将实现“住有所居”梦想。

■ 撰文/陆超 梁宗具

Tags:幸福追 责任编辑:小龙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信用卡全额罚息被指霸王条款 银行.. [下一篇]粤2013届毕业生47场招聘会下月开锣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