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赛前,裁判员为运动员做电子芯片检录。
■赛程33至34公里处,运动员腿部"受伤"停止比赛,组委会进行紧急医疗救护演练。
100名选手参加,其中30名骑行全程;有选手建议增设领头车和赛道导航指示牌
■统筹:新快报记者 刘仰奇
■撰文:新快报记者 刘仰奇 王敌 任磊斌 实习生 申微微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昨日,2012广州马拉松首场测试赛在上午9时30分正式开跑。东风东路、广州大道、猎德大桥等市区各主干道相继执行1个小时以上的交通管制,100名选手基本都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项目,沿途也引来市民加油助威。在赛道环境全真模拟中,补给点、医务救援点等各单位也进行了演练,选手们也针对测试赛提出了建议,如增设领头车、导航指示牌等。
现场特写
提前1小时封路路过市民当起拉拉队
本次测试赛共安排了100名选手参与测试,他们分别以骑自行车或跑步的方式,模拟进行全程、半程、10公里和迷你马拉松比赛。30名全程项目选手被分为红、蓝、绿三个方阵,分别按照2小时10分、2小时30分、2小时40分的专业运动员跑步速度骑行前进,这样能压缩交通管制时间,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困扰。
“啪!”9时30分,发令枪响,100名运动员向临江大道和猎德大道前进,每经过一条主干道,交警即提前封闭道路。被拦下匆匆脚步的市民充当起临时拉拉队员,打气加油声此起彼伏。记者发现,沿途的8个饮水饮料站第一次投入使用,每个站点配备了3-4名志愿者。
10公里选手呼吁领头车导航
9时45分,黄埔大道全线封闭,大队人马向西往中山一立交前进。第一方阵的选手来到中山一立交,本应走二层立交,但带头的车辆误上了三层,部分选手跟着领头车上了三层立交,另有五六名选手则从立交桥底跑过;在二层沿着正确路线前进的小批人马,也由于204路公交车的突然闯入而造成短暂的跑步中断。在短短的8分钟内,中山一立交出现短暂的混乱,一度出现30米的车龙。
“跑到一半发现没有领头车带路……在赛道导航方面还要更专业一些。”李先生以57分钟的成绩获得半程马拉松的男子组第一名,可是一下场,他就显得有点失望:“我跑错路了,路程缩短了,成绩才这么好。”在10公里的比赛项目中,也有选手反映一路没有领头车辆带队,“每隔5公里处会有一个公里牌,但指示不够清晰。”
※page※
![]()
比赛中,有选手跑错路线进入车流中。
花城广场,2012广州马拉松测试赛开跑。
●19-22公里处:赛道环境全真模拟
组委会在19至22公里处(半程马拉松冲刺处)——寺右新马路路口进行了赛道环境的全真模拟。内容包括沿线交通管理及疏导、饮水饮料站工作测试、分段计时测试等演练。120急救中心派出的一台救护车在场边等候,医护人员也各就各位。“快点,冲刺了!”在半程选手逐一冲刺时,场边十几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负责发放物品、打印成绩,但场面有些忙乱。有选手在冲刺后询问何处领取衣物,志愿者却摇摇头说:“没设衣物领取处。”
●33-34公里处:救护车2分钟内赶到
“我的脚扭伤了!”全程选手陈先生骑车至琶洲大桥底时,突然捂住右脚坐到地上。不到1分钟,一名女志愿者马上冲上前来查看伤势,并为伤处做放松按摩,同时,志愿者马上通知了不远处的医疗队。不到2分钟,一辆救护车疾驰而来,医生提着外科抢救箱下车,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将陈先生扶上救护车。
原来,这是组委会特别安排的医疗救护演练,“主要考验在场医疗志愿者、医疗站和救护车的配合。”广州市副市长、赛事组委会执行主任王东在现场观看了整个救护过程,表示满意。
记者手记
或骑行,或奔跑“广马”预热连起新老广州
“我的马拉松跑步今年进入第4个10年!”今年75岁的香港人周渭川,31年前来广州跑过11公里的煤炭路,如今报了“广马”全程看到了广州的巨变:“这里地方大,空气也好,比香港好跑多了。花城广场,让我看到另一个新的广州!”
想看齐新老广州?走完全程的骑行车队最是享受。车轮犁过珠江新城、东风路,坡高坡低,“哇,原来广州咁靓”,同在骑行队伍中的记者,听到了这样的感叹。路边围观市民的加油声,声声不绝于耳。一个城市的活力源泉,有什么比普通市民的投入来得更令人鼓舞?当长跑、骑自行车这些来自欧美的体育运动方式,开始在广州这块热土上生根发芽,广州跑友们又有了新的期待:“如果下一届的广马,能够经过我家门口西堤,南方大厦、爱群酒店,那该多好啊!”(任磊斌)
【提提你】
11月4日测试跑报名看这里
广州马拉松组委会将在11月4日举行5公里和10公里测试跑,地点在广州大学城自行车馆广场至大学城内环路。已报名参赛并拥有组委会公布的参赛号码的2万名运动员均可报名参加,报名时间为10月28日12时至10月30日12时,报名方式有三种:一是上赛事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广州马拉松赛留言、私信报名;二是发送报名邮件到guangzhoumarathon@163.com;三是拨打官方咨询热线+862038620709报名。
※page※
马拉松全程项目的选手们骑行经过东风路。新快报记者李小萌/摄
专家在教授锻炼力量的基本动作。(受访者供图)
2012广州马拉松
“滚动式”交通管制首现成效 每个路段封路不超20分钟
■统筹:新快报记者 刘仰奇
■撰文:新快报记者 刘仰奇 王敌 牟晓翼 实习生申微微
正赛日的路线设置、人力物力的配合、各运行团队的分工合作,都在昨日的广州马拉松测试赛上逐一演练。东风东路、广州大道、猎德大桥等市区各主干道相继执行“滚动式”交通管制,所幸并未出现车流的大面积拥堵。广州公安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正赛日预计东风路和黄埔大道的交通压力最大。
中午12点所有路段解封
此次测试赛的路线设置与正式比赛一样,起点为花城广场,终点分别为海心沙(全程及10公里赛)、寺右新马路(半程)、临江大道科韵路口(迷你)。测试赛开跑时间是上午9时30分,但早在上午8时30分,广州交警已开始在海心沙、临江大道等起跑点一带实施交通管制,同时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二沙岛部分路段等的管制消息。
广州交警部门首次在这次测试赛中实施了“滚动式”的交通管制措施——只对马拉松队伍正在经过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队伍一过,即时解除管制。比如,上午9时30分跑步队伍出发时,实行管制的是猎德大道北行路段,交警同时“预告”了下一管制路段:石牌东路口掉头至黄埔大道东行一段。17分钟后,测试赛队伍行进至黄埔大道中山一立交准备进入东风路时,猎德大道整段的交通管制被即时取消;同时东风路西行路段和相关路口开始管制措施。每处管制路段管制时间不到20分钟。
“短平快”的封路还是造成了短暂的交通拥堵,幸亏时值周末,拥堵路面很快就恢复畅通。不过,因部分公交站点临时调整,搭公交走冤枉路的市民却不在少数。市民卢先生去员村山顶站搭车,临时发现站点调整了,只好步行了20多分钟去搭地铁5号线。“起码要在公交车上贴出线路调整通知,这些细节要完善。”卢先生建议。
中午12点,马拉松测试赛提前结束,相关路段的交通管制全部解除,比预定时间提前2个小时。记者从交警方面了解到,为了做到“滚动式”交通管制,交警部门从昨日清晨就开始赛道沿途布置警力,要做到提前“预告”,开道警车一边要与跑步队伍保持速度一致,又要与指挥部时刻联系,同时还要提前通知前面各节点的民警疏导交通、布置阻隔物,进行交通管制;沿途各节点的民警则负责在队伍通过之后解封。
市民盼尽快设置交通信息板
对于昨日的“滚动式”交通管制,市民们还是觉得很新鲜。网友“shanZHU”认为这种方式确实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流动式的封闭,活动搞完了,马上就能上路,赞一个!”
不过也有车主表示,如果事先不知道交通管制措施,等到了管制节点再被交警拦下来时,会有些手足无措。车主张先生说,他在猎德大桥尽头才知道猎德大道交通管制,绕路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平时我没关注媒体和交警微博,恰巧也没听电台,貌似也没有第三种渠道提前获知管制内容……”他希望能在市区主干道多设置交通信息板。
“全程跟完测试赛,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竞赛的时间和交通管制的时间点需更加密切衔接。”广州市副市长、赛事组委会执行主任王东在测试赛后表示,他承认,这场测试赛暴露了组织方在赛时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漏洞,明年将再次对比赛线路进行筛选。
广州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则预计,正式比赛东风路和黄埔大道的交通压力或为最大,海珠区则影响甚小。
天气状况
昨日城内空气污染指数为“优”
广州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昨日广州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为33,10个国测点的空气质量全部为“优”,其中,市监测站、天河职幼、市五中、广雅中学4个马拉松经过的监测点数据显示,这些地段的空气质量全部为“优”,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在10个监测点中处于较低水平。萝岗、黄埔、天河三个区在昨日上午,PM2.5的监测数值在35微克/立方米之内。加之昨日紫外线强度较弱,适宜进行户外运动。
参加马拉松测试赛的李先生希望11月18日当天也能有好天气:“这样跑友就不会沦为吸尘器。”
※page※
最新消息
正赛选手冲刺前将穿越“喷泉隧道”
无论是全程项目还是10公里项目,最后的一段路都是从西往东往海心沙亚运公园的大舞台跑来。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正赛当天,海心沙的所有喷泉都将开启,参加跑步的选手在跑过终点线之前将穿过最后的“喷泉隧道”,喷泉的水花不仅能降低选手的体温,还能够营造出一种“洗礼凯旋”的气氛。
据悉,在正赛开始前几天,花城广场与海心沙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整,以方便选手跑步及人群疏散。工作人员说:“海心沙是广马的终点,观众席上除了给领导和媒体预留相应的位置外,也会有一定量的观众席,但不会公开卖票。”
相关链接
安利广马备战营开营啦!
赛前、赛中、赛后的能量补给有分别,你知道吗?
上周六下午,“安利广州马拉松备战营”启动仪式拉开帷幕,在广州体育学院开始了第1期的培训。据主办方介绍,考虑到今年参加广马的选手绝大多数是普通市民,因此营养课程的首要目的是帮大家树立正确的营养健康理念,其次才是教给大家一些长跑方面的营养知识。而后,学员们还参加了备战营准备的计时跑训练。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备战营一共6个课时,安排在10月27日-11月11日期间的每周六、日举行,预计最多可为近千人提供培训,选手们可登录“跑族俱乐部”官方网站或微博报名参加。为了让更多广马选手有机会参加备战营,主办方将原定为期半天的培训将在本周末的第2期课程中延长至一天。有意参加备战营的跑友可致电13316135315或安利报名热线:85194610、5194619(热线时间10:00-19:00)。
补给攻略
赛前储备麦芽糖
中山大学教授蒋卓勤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赛前准备、赛中补给和赛后恢复的营养攻略。
●运动前后饮食安排1.运动开始时,胃内的食物应大部分已消化。2.饮食后与运动间隔时间不宜过长,2-2.5小时。3.运动结束后半小时再进餐,大运量后应继续延长。
●比赛前后能量补给
1.赛前最佳储备能源:碳水化合物、麦芽糖。
2.赛中最佳补给能源:水溶性维生素C、矿物质水。3.赛后最佳恢复能源:水溶性氯化钠、类胡萝卜素。
技术攻略
逆风时别张大嘴巴
华南师范大学黄桥贤教授表示,“广马”赛道覆盖了广州市4个区近20条路,因此跑步的着地方式、呼吸方式都有讲究。
●长跑运动采用前脚掌先着地后再过渡到全部脚掌,没运动基础的人也可以使用脚跟先着地的“走路方式”跑步,不提倡全部由脚跟着地的方式跑步。
●上坡时加大步幅,逆风跑时选择跟随跑,呼吸时也不要把嘴巴张得太大。
●腹痛轻微可以多跑一段路,较剧烈要停下来步行,非常剧烈则需要立即停止运动。
●抽筋时腿伸直,由伙伴推拿脚掌和小腿根部。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