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演讲决赛实录
编者按
昨日上午,“统战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演讲的决赛上,从初赛、复赛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5名选手,结合自身职业的特性,以身边事,身边人的鲜活事例,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述了对十八大精神的感受和体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打动人心的感人故事,向听众深入传达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
图:演讲比赛场面。
演讲之美的盛宴
——“统战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决赛点评
“这次演讲比赛是语言大美的汇集。”评委之一、阳江市特殊学校校长何文韬在现场点评中盛赞此次演讲比赛。他说,15名选手为观众送上了一顿“美的大餐”,集合了演讲之美的内容之美、语言之美、形象之美,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深入。
何文韬说,选手们不仅仅是把十八大精神概括成几句响亮的宣讲口号,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使内容更贴近生活真实。选手们深入细致的解读,令听众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十八大精神。
记者梁容榕的演讲告诉我们,记者并不是人们心目中游山玩水的轻松职业。台风来临时,“追风”记者在采访车几乎要被台风掀翻的情况下,也要扛稳手中的摄像机,用镜头履行记者的义务,传达最真实的现场情况。市人民医院的莫劲思,告诉了我们医生是在自己的小孩生病时也无法分身照顾,必须先给其它病人做手术的事实。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给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选手刘欣提到的扶贫户故事,讲述了7口人挤在80平方米的泥砖房,是扶贫工作队给这家人建起了新居,令扶贫户感动地说“做梦也想不到”。这些鲜活的事例是内容的美,打动人心,所以选手们激情澎湃的演讲,也让观众们的心潮随之起伏。
“演讲是最高级、最完美、最富有审美价值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演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美。美的语言既是听众审美的途径,也是审美的对象。”何文韬说,有些选手的语言像大江东去,有些像高山流水,有些又像潺潺溪流。他们通过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用美的语调、语势、让我们感受到语言原来是这样的美。
其中,一些选手的语言给何文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李云、叶婷婷、周晶晶、刘欣等。他说,这些选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娓娓道来,用亲切自然、富有魅力的方式与听众对话。通过他们的演讲内容,他们其实是在向听众讲一些不能不讲的故事,抒发一些不能不抒发的情感,令听众非常信服。这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提升,这就是演讲最大的魅力所在。
▲部分选手精彩内容摘录
主题一
平凡岗位见证阳江巨变
为了这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将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每一天我们将更加忠于职守,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关注百姓疾苦。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交流人生、交流幸福,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用自己的声音传播能量和快乐,让社会越来越美好,制度越来越民主。因为职责,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因为使命,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光荣与梦想,未来,我们将永远在路上,为你们,为我们,为一个个美好的明天!

图:周晶晶
——周晶晶《聆听党代表心声,传递党代会精神——我采访了十八大》
忘不了,台风登陆时,惊涛骇浪的海边,我们顶着狂风骤雨拍摄新闻;忘不了,烈日炎炎的正午,我们在烫脚的沙滩上奔走忙碌;忘不了,在出海作业的渔船上,我们即使头晕目眩也要把摄像机稳稳的托在肩膀上;更加忘不了,当从镜头里看海陵岛变美了,游客赞赏有加时,我那骄傲自豪的表情;当从话筒里听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爽朗的笑声时,我那深感欣慰的笑容;我们用声音记录着海陵岛的飞速发展,用镜头感受着中国最美海岛的华丽巨变。
图:肖凯荣
——肖凯荣《乘十八大东风 再造广电新辉煌》
看,受难的人们,在我们的呼吁下,得到更多人的关怀,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看,80多岁的老党员,在别人搀扶下,一边认真观看十八大电视直播,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边感叹着时代的发展;看,当我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群众为此欢欣鼓舞——是的,我们手中的镜头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见证者。
——梁容榕《传递党的声音,让阳光照进小康社会》
作为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手中的笔就是一杆鞭挞丑恶、弘扬正义的枪。我深知,我熟悉的镜头,是浓缩人间万象、是构建和谐社会,是心系百姓安康的铜镜!这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手中那支话筒的分量!
——刘欣《用话筒传递时事,用镜头刻画真实》
就在这十一月,有6名患者要求我亲自为其手术,其中一名病情复杂 ,诊断示明。这时我十一个月大的女儿刚好病倒,高热不退,丈夫又在外地学习,照顾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我的身上。家庭和工作同等重要啊,可我实在放心不下病人,3床的小李宫外孕至今不肯手术,6床张阿姨的腹痛加重,12床的李婆婆伤口还没长好……如果我将病人交付其他医生,这必定加重她们的工作量,此外病人也不一定放心。在矛盾的挣扎中,我心中暖暖地升起一个徽章,那是我们的党徽,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应该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向十八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于是,我毅然地把女儿接到医院里留医,果断地安排好手术。同事们知道我的困难,主动帮助我照顾小孩,让我腾出时间专心手术。
——莫劲思《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二
为幸福阳江而自豪
作为一名记者,我常常奔波在阳江的各个街道、各个乡镇。因此我愿意相信,一个城市是有它的灵魂的,北京有胡同、太原有宅门、上海有弄堂、武汉有巷子。我们阳江的文化之魂藏在哪里呢?就在人民广场上阿伯阿婆们简陋的话筒里,就在银色月光中根雕师傅们手中的小刀里,就在文化阅览室管理员大姐们温暖的眼神里,就在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也许,几千年之后,我们都会化为清风、变成尘埃,飘散在天地之间,但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站在巍峨的龙高山顶,能够站在滚滚的漠阳江畔,能够站在古老的南恩街上,自豪地对着身边的朋友们说:“看吧,这就是阳江,这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阳江!”
——李云《高举党的旗帜,为阳江城市发展注入文化之魂》
有人说,幸福就是大冬天等车的时候车能早点儿来,幸福就是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顿火锅,幸福就是疲惫时候爱人一句体贴的问候,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安快乐……对于幸福,1000个人可能会有1000种不同的答案。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关注民生的媒体人,阳江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对我而言都是一种幸福……
一个幸福的城市,应当是美丽的,人们珍爱城市里的一草一木,关注环保胜过自己的家;一个幸福的城市,也应当充满人情味,它会让有困难的人感受到快乐,也会让帮助他们的人体会到快乐;一个幸福的城市,它会拥有许多发展机会,只要你有理想、肯努力,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之梦;总而言之,一个幸福的城市就是能够安居乐业的城市。很幸运的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幸福城市,当中就包括了我们的家乡——阳江。
——叶婷婷《生活因幸福而美丽》
主题三
为幸福中国而骄傲
这时候,我不禁回想起我的童年。七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几乎都是黑白的,而且只有极少数单位和家庭才有,那时候我们看电视都要到县农业局的会议室去看,一吃过晚饭,我们就赶紧抱着个凳子去排队,去晚了连会议室的门口都进不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电视机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里。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现在又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发展,电视转播也由卫星转播到卫星直播。那么,是谁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的巨大变化呢?是我们的党!是我党执政为民的路线、方针、政策!
图:杨家富
——杨家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
感谢十八大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做出了精辟的诠释:“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是啊,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痛和磨难。面对列强的凌辱,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鼓足了干劲,团结友爱,顽强拼搏。
图:李湘粤
——李湘粤《我的梦 中国梦》
忘不了,2005年,我失去了两位父亲:一位是生我养我的亲生父亲,我慈祥的爸爸。可以这样说,没有淳朴善良的老父亲,就没有我家庭幸福的今天。而另一位是我的岳父,他走的时候才57岁,爱人伏在我的肩膀泣不成声地说:“爸爸走得太早了。”我安慰爱人说:“幸好,爸爸都有社保、医保,没有给我们当孩子的留下太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才有这样的保障啊!”
——黄万里《高举伟大旗帜,携手再创辉煌》

图:参加演讲比赛获奖的选手。
■ 记者手记
化触动为行动
这次演讲比赛的选手大多为媒体记者,还有些是医生、教师、大学生村官。在提到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选手们大多是从自己的职业特性出发,强调自己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中做出更多的岗位贡献。
记者以手中的话筒和笔为责任,医生以手中的手术刀为承诺,教师以自己的讲坛为阵地,这些神圣的誓言告诉我们:十八大精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它号召我们,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业都可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立足岗位,爱岗奉献,力争在各自平凡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成绩,就是践行十八大精神最好的实际行动。一个岗位也许只是一个螺丝钉,但是万千岗位可以凝聚成社会主义的宏伟大船。个人之力也许只是涓涓细流,但是万众之力可以汇集成浩浩大海。
平安阳江、法治阳江、民生阳江、绿色阳江、幸福阳江……如今的阳江在努力实现幸福追赶的背后,离不开的是全社会各职业各岗位劳动者的共同奋斗。
演讲表达的是见解和主张,阐明的是事理,抒发的是情感,但演讲的力量在于直指人心,将话语的触动转化为听者的行动。这次演讲不仅仅是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鼓与呼,那些打动人心的语言更是一种推动力,可以让听者不再是旁观者,让心动者成为行动者,让行动者成为收获者。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选手在演讲中引用了这句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早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曾有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谈话,构成其南巡讲话的精神核心。这个理念在党的领导集体之间的理论传承,反映了党直指实干这一根本任务,再度表露出中央的务实与求真,也是在警醒我们的时代责任。化触动为行动,化感受为实干,也是一次演讲比赛能够承载的深层意义。
阳江市“统战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获奖名单
■ 一等奖
周晶晶 阳江广播电视台
■ 二等奖(3名)
肖凯荣 海陵电视台
杨家富 阳春电视台
李湘粤 江城区委统战部
■ 三等奖(5名)
刘欣 阳西电视台
何秋燕 市工商联(总商会)
莫劲思 市人民医院
梁容榕 阳江广播电视台
谢莉莉 民盟市委会
■ 优秀奖(6名)
李云 阳江日报社
叶婷婷 阳江日报社
黄万里 致公党市委会
罗绍清 阳西县侨联
梁艳芳 江城区委统战部
梁小娟 致公党市委会
■ 单项奖(2名)
最佳口才奖 肖凯荣
最佳形象奖 周晶晶
■ 文/杨晏彬 ■ 图/李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