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党员田头示范岗带富一方群众
2012-12-23   来源:鹤壁农批网  作者:抹布妹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图:老党员李文深(右一)在田头和村民探讨针葵种植技术。许德奎 摄

阳春市潭水镇架起党员群众“连心岗”,力促农民增收——

■ 本报记者∕梁辉 姚寿高
通讯员∕伍志雄 张美芳

鲜艳的玫瑰、金色的菊花、翠绿的米兰和针葵……时下,走在阳春市潭水镇的田间地头,一片连一片的花木令人目不暇接。在竹塘村,一大片针葵林边,几位农户正围坐在花木掩映间的石桌旁谈论,石桌上“党员田头示范岗”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文深告诉记者,他正在给村民讲解如何给针葵施肥和防虫。

“你可别小看这些桌凳,这可是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岗’。”随行的潭水镇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初,潭水镇委镇政府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地农业生产优势,建起了“党员田头示范岗”,让党员榜样在田间地头树起来,让党员品牌在群众心中亮起来,让群众在党员的带动下富起来。

发挥优势,带动困难群众1000多户

潭水镇自然条件好,非常适合花卉、南药、蔬菜的种植和鱼苗的繁育,而当地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种植花卉、南药、蔬菜和繁育四大家鱼鱼苗,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但是,部分村民因思想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对此,潭水镇党委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该镇从167名农村优秀党员中挑选出50名商品经济意识强、种养技术过硬的农村党员,发挥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办起了“党员田头示范岗”,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李文深是村里的针葵种植大户,也是热心肠的人。得知要建立“党员田头示范岗”,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李文深说,他种植针葵有7年,积累了一些经验。针葵种植3年后就可以采摘,亩产值可达1.3—1.4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已有6户群众共种植针葵150多亩,一些农户的种植面积甚至超过了李文深。

据了解,不到1年时间内,该镇共利用“党员田头示范岗”带动周边困难群众1000多户,发动群众种植花卉3500多亩、南药4300多亩、高产值蔬菜1.2万亩,建起鱼苗孵化池200多环。

一份承诺,全方位帮扶贫困户

“我们跟着党员示范户干,心里非常踏实。因为他们给了我们一份郑重承诺。”竹塘村村民刘强告诉记者。

为了给群众一颗“定心丸”,潭水镇委和示范党员签订了《党员示范帮扶责任承诺书》,示范户和贫困户结对共建,对贫困户在思想上带动、技术上指导、资金上扶持、销售上帮助。目前,全镇共建成帮扶对子296对,扶持资金80多万元,帮扶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230多个。

刘强说,他以前搞过蔬菜种植,在外面打过工,但收入都很低。后来看到村里好多人搞花木种植都发了财,也想尝试,但苦于没有技术只能想想而已。“党员田头示范岗”建起来后,李文深就主动找到他,帮助他发展针葵。通过结对共建,刘强家的针葵种植面积已达到8亩。刘强信心满怀地说:“按今年针葵的价格计算,预计明年收入就有10万元。”

高尧村的示范户李德华种植了4亩藿香,同时还帮助帮扶户李永富种植了3亩藿香,今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据介绍,仅2011年,高尧村种植穿心莲、藿香的面积就达12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多元。不少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建起了漂亮的楼房。村里新建的楼房基本是“藿香楼”,走在村道上崭新的摩托车基本是“藿香车”。

旗鼓村的示范户许绍日是村里第一批种植花卉的村民。从1995年开始,他就尝试着种植玫瑰、菊花。2003年,他改种价格相对稳定的米兰,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旗鼓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种植专业村,一大批村民发家致富,住上了新楼房。

政府引导,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潭水镇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示范户进行分类培训,确保把“党员田头示范岗”真正建成村民学习的榜样、追赶的标兵,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为了让党员示范户技术更加过硬,该镇选派业务指导员进行跟踪指导,规范示范的方法和措施。每季度召开一个现场观摩会,组织示范户到产业基地观摩学习。截止目前,该镇共组织参观学习活动25次,举办各类农科知识培训班28期,受教育的农户达1785人次。该镇还与仲恺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交流合作,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为示范户解疑释惑,带动花农改变种植思路,引进新品种,使花卉示范田亩产值由7000多元增加到1.2万元。

为了畅通销售渠道,该镇引导党员种养户成立协会和专业组织,注重培育党员大户成为产业带头人,建立起专业流通队伍,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目前,该镇成立了花卉、蔬菜、鱼苗、南药等专业协会。其中,花卉协会专门从事销售流通人员近400人,在广州、珠海、深圳和上海等地都设有销售网点,还开辟了网上交易平台。

“党员田头示范岗”的有力带动,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实施“党员田头示范岗”以来,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685元,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Tags:党员田 范岗带 富一方 责任编辑:抹布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夜走红的网络歌手慕容晓晓 [下一篇]中山"公考加分"副局长..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