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技能人才落户遭冷 东莞户口不再吃香
2012-12-25   来源:惠州农批网  作者:萌萌女   字体:【 】  浏览:22次   评论:0


编者按

吸纳88.3 万高技能人才落户! 这是广东今年初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惠民政策遭到了冷遇———至10 月底, 全省的落户任务仅约完成了三成,珠三角各市普遍反映高技能人才落户意愿不强,其中,入户指标占全省1/3 的深圳市仅完成了9.2 万名。尽管本月初从有关渠道传出11 月广东新增40 万高技能人才落户的消息,但在羊城晚报记者调查的东莞、深圳、佛山三市,当地有关部门仍未能提供任务完成是否有所逆转的情况。而本报对三地高技能人才为何不愿落户的调查样本,也许有助于各地重新考量对外来人才的扶持力度。

30多岁的四川人程志宏最近正忙着给自己办理入户东莞的手续,但他的四个同事对此却并不“感冒”。据悉,目前像程志宏这样急于通过高技能人才入户政策扎根东莞的并不多,截至10 月底,仅1.2 万人落户,与省下达的“15 万人”这一目标相距甚远。

日前,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纪检组组长宁康表示,东莞市政府正在研究探讨新的人才引进入户政策,拟进一步降低门槛,重点放宽对年轻高技能人才的入户限制。同时,考虑把企业认可但无证书的技术岗位员工纳入人才入户政策范畴。

入户纯为孩子公办学位

上周末,程志宏给老家亲戚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在当地办理一份计划生育证明。等这个证明快递过来,程志宏申请入户的6 个条件就全部齐备了,届时他可以去虎门镇新莞人服务局办理申请入户的各种手续。

程志宏有一张高级服装定制师的资格证,凭这个证,这次他能直接入户,但对于“入还是不入户”,他此前犹豫了好久,最终“我还是选择入户”,程志宏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能有个东莞户口, 毕竟是两夫妻4 年来的梦想,因为他们想将如今已经9 岁的儿子留在身边接受公办学校教育。

记者了解到,程志宏夫妻此前为了能入户,想尽了各种办法,这边,花光所有积蓄、借遍亲戚的钱买到一套房子后, 购房入户政策却停止了;那边,在补办了居住证等手续后,因职业资格证是外地颁发,不算分,没有高学历又不在大企业上班的他又达不到积分入户标准。

“入户为的是想让儿子就读虎门中心小学”,程志宏说,最终儿子没能进去,读了另外一所民办小学。

摸底调查仅两成想入户

此番既然能入户, 为何还犹豫呢? 程志宏称,儿子已经读4 年级了,接下来是回老家接受教育还是留在东莞,他心里没底。

龚小虎是程志宏的同事, 是 同一家服装培训机构拥有高级技工证明的5 个人之一,他的儿子更小,在虎门南栅社区一家民办小学上二年级。程志宏和龚小虎, 是5 个人当中在填表时就明确表示会入户的, 但事实上龚小虎当时没拿定主意。后来龚小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最终他还是不会入户。

也就是说,这家服装培训机构的5 名有入户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中,只有程志宏1 人开始准备入户的各种证明材料。这和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今年 10 月底透露的摸底情况一致———东莞共有23700 多名高技能人才填写《高技能人才服务联系卡》, 其中有5100 多人明确表示有入户意愿,仅占总数的2 成。广东省今年给东莞下达的高技能人才落户任务是15 万人,但截至10 月31 日仅有1.2 万多人落户,完成率为8.4%,即使加上上述填表中有明确入户意愿的5000 多人,也远远完不成任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东省下达的高技能人才落户任务,珠三角没有一个市能完成, 最好的中山完成55%,最差的珠海不到1%。


※page※

没啥好处不愿折腾手续

对于高技能人才落户情况不理想,东莞市称:“完不成任务和劳动力结构有关,普工占据绝大部分,中级以上工很少。”

但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采访虎门、长安、厚街、沙田等镇街的高技能人才了解到,高技能人才入户遇冷最主要的原因是:“东莞户籍”对于非原住民而言,好处实在不多。

程志宏说, 东莞本地老板都很务实, 待遇只和能力有关, 和资格证无关, 所以他在东莞服装行业辗转20年,都没想到要去考个证。一直到4 年前他去了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 需要这个证件上岗,才去报名考试。程志宏的同事贾二平拿到了资格证但不愿意入户,原因很简单,他的孩子都出来打工了,“没什么好处,手续还折腾”。

四川人李真祥在沙田镇一家大型美资电子企业当工程师已超过9 年,至今没去考证。李真祥称:“工资和这个证又没有关系,孩子通过积分也读了公办学校,就算入了户又怎样? 除了身份证上显示是东莞户籍,在现实中人家看你还是‘外地人’。”

入户也难享原住民福利

从各方面讲, 李真祥都属于东莞迫切需要留住的人才———一个孩子、高学历、有技术,但他觉得现在的入户政策听起来很美,但现实是即使入了户也难有归属感。除了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外,最重要的是福利待遇的“差别对待”,医保、社保、教育奖励等,是否原住民,差别特别大。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东莞原住民虽然也是社区居民,但所享受的福利还是按农民来算,社区凭借集体土地赚钱, 用来支付社区的各项开支,其中包括给居民交纳医保、社保,以及给当地考上大学的家庭巨额奖励,这些都是通过各种政策入户东莞的外地人所无法享受的“福利”。

此外, 外地人入户东莞, 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顾虑———老家的福利会不会没了? 30 多岁的江西人方贺年如今是长安镇一家大型模具企业的业务主管,至今他还是农村户口,在老家不仅分得有宅基地,还有责任田以及山头。方贺年称,户口迁过来,这边又没地,都是入“虚拟”新莞人社区,老家的地没了,多不划算。

专家建言:

出台多项入户政策不如解决子女教育高技能人才对入户东莞“不感冒”,主推该政策的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如何看?

截至羊城晚报记者发稿时止, 该局并没有明确回应这些问题, 但有工作人员称:“不感冒”最先体现在填表上,发出去的表格回收回来很多都不完整, 有些连拿的是哪类资格证都没填,感觉特别敷衍,所以现在人力资源部门摸底工作还要做。针对高技能人才反馈的“冷眼”原因,该工作人员称,这些是在珠三角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如何改变并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条件,需要东莞市政府来研究。

“不能仅仅拿上级下达的指标来评价东莞的引才工作,这样不太客观。”东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莫安达说:“据我了解,对于很多新莞人而言,他们入户主要是为了子女读书,所以说政府出台多项入户政策,还不如在解决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这个问题上多想些办法。”


※page※

“考证潮”引质疑争考茶艺师是钻政策空子?

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聪、黄玲报道:高技能人才入户政策在东莞催生了一股“考证潮”, 近期茶艺师、营销师等培训报名火热,有学员明确表示打算通过此途径入户。有市民对此质疑:“茶艺师拿证简单,这是在占入户政策的便宜。”

东莞拿证茶艺师不超30人 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摄

为入户突击考茶艺师?

东莞市博宇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马兵说:“政策出台后, 到博宇报名考各种高级证书的人明显增加,每周大约有30 人,而此前每周只有10 人左右。”此外,多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受入户政策的吸引, 报名参加考证班的人数近两个月一直增加,“光是咨询的人每天就多了很多”。

记者连日来走访培训机构发现,“考证潮”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服装设计师等技术性强、对实际操作要求高的工种,报考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但茶艺师、营销师等培训相对简单的科目却十分火爆。

据东莞市茶叶协会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上月在道滘开办了一个茶艺师培训班,学员规定为女性,并且要有单位开具的“八年茶行业工作经验”

证明,学费为1600 元,学程一周,共吸引了32 人报名, 外地户籍的有5 人, 其中3 人在报名时都咨询“拿这个证是否可以办理高技能人才入户”。

质疑声“因认识片面”?

“其实东莞现在很缺茶艺师,到目前为止,在东莞本地拿证的茶艺师不超过30 人。工作很枯燥,年轻女孩子都不太愿意做”。记者在石美茶叶批发市场发现,这里不少茶店门口张贴着招聘茶艺师的广告。档主刘金明说:“广告贴了三个多月却一直没招到人, 东莞茶艺师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这条街几乎家家都缺人。”

尽管东莞缺茶艺师, 但对于茶艺师能入户,市民刘女士质疑说: “难道转型升级需要这么多的茶艺师吗? 而且他们拿证简单,是否有人在占入户政策的便宜呢? ”

“让茶艺师入户并无不妥! ”东莞市茶叶协会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既是一种现场的茶艺展示,也是一种茶文化的传播。”这位工作人员强调:东莞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单一地指经济方面,也包括文化、生活等,有质疑声音,说明市民对茶艺师这个工作的认识还很片面。据介绍,茶艺师培训班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主办,培训考核很严格,考试时省劳动厅还派人下来监考,“所以不存在‘拿证简单’这个说法”。


※page※

没人才怎转型 年薪七万元招不到熟手模具工

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聪、黄玲报道:“用工难” 困扰东莞企业,缺乏高技能人才更直接影响了东莞的转型升级。记者了解到,东莞在模具、服装、鞋业等支柱产业上都极缺高技能人才,甚至出现了“月薪8000 元也难聘数控技工” 的情况。

“70 后”河源人曾凡高中毕业后到深圳,从学徒做起学习模具制作工艺,如今是东莞知名模具企业距升公司模具部的负责人,从事模具现场管理,月薪6000 元左右。

“东莞很缺模具类的技术人才, 尤其是熟手的模具机械操作工。”曾凡说,如今模具生产和制作都朝机械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既能操作这些精密仪器又同时有经验去排查机器问题的技工很难找。

“主要是因为当学徒太辛苦, 如今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去做。我们公司半年多前开始招这方面的人才,年薪7 万元左右, 需要3 到4 人,可是至今也没有招到合适的。”

“不仅高技能人才,连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也缺。”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就业处负责人周老师称,模具专业学生找工作根本不愁。某人才市场的数据显示,东莞至少缺3000 名高级模具人才。

除了模具之外,在东莞一家知名女鞋生产企业上班的向一鸣坦言: 东莞制鞋技术在全国无人可比,但如今最缺的是开拓销售渠道的人才,以前莞企大多以贴牌加工为主,着重生产技术,现在开始创品牌走内销,营销人才的缺口就显现出来了。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

 

Tags:高技能 冷东莞 责任编辑:萌萌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 [下一篇]广州番禺菜地用有害物垃圾堆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