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中心镇将建成宜居宜业的小城市
2013-01-17   来源:茂名农批网  作者:我村我最帅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摘要


阳春岗美新貌。周辑 摄

去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实施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提留”等为主要内容的扩权强镇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和建设力度,把中心镇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小城市,筑牢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支撑体系。

◎总体目标

2017年中心镇城镇化率60%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规划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中心镇建成区总面积超过9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超过80亿元、1000亿元、23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19%、20%,三次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各中心镇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

──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重点

深化扩权强镇实施“金元奖励”

《意见》提出,要采取扩大权限、“金元奖励”、用地优先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中心镇各项改革。

在扩大管理权限方面,一是深化扩权强镇。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的方式,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权和城乡规划、人口计生、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相应权限。所有下放、委托给中心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是推行综合执法。支持在中心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设立市场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人、财、物一并划归中心镇,代表镇政府履行授权、委托的行政执法职责。

三是理顺站所关系。对中心镇的事业站所实行以镇管理为主、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事业站所人、财、物一并划归中心镇。

在加大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财政超收激励机制,以各中心镇2012年财政收入决算数为基数,从2013年起,属中心镇超收部分由县(市、区)与中心镇按环比计算,中心镇的分成比例不低于60%,一定五年不变。属中心镇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含土地补偿费和相关税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各种提留后的净额,中心镇的分成比例不低于60%,专项用于中心镇的土地开发和城镇建设。
※page※

二是优先安排用地。实行新增用地指标向中心镇倾斜,对落户在中心镇的重点项目或大型建设项目,由市或县(市、区)单独安排用地指标。积极实施用地计划指标调整转换政策,对已有用地批文但仍在闲置的土地,将该用地指标调整置换到需要发展项目的地块上。大力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中心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60%可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折抵指标。除县城类中心镇(东城镇、织 镇、平冈镇、闸坡镇)外,其他中心镇(春湾镇、潭水镇、合水镇、合山镇、东平镇、北惯镇、沙扒镇、儒洞镇、双捷镇、岗美镇)三年内各安排不少于150亩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载体方法

中心镇与专业镇建设相结合

实施规划修编。突出抓好近期建设规划以及交通、环保、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专业规划,把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详细规划覆盖率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镇统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逐步实行“五规合一”。做好城镇新区以及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风貌设计,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水平。

明确发展定位。将中心镇与专业镇建设结合起来,培育各具特色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对城郊或者处在交通要道而且有一定基础的镇,作为重点镇进行规划,依托城区发展商贸流通业。

设立建设平台。鼓励各中心镇探索以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中心镇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农房建设的开发主体、宅基地的置换主体、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主体等。

◎主要路径

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办法

人口向镇区集聚。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办法,凡在中心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探索企业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和本地紧缺、急需的中高级技工直接申请落户中心镇办法。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低保等制度并轨运行。实施宅基地换保障政策,对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并在中心镇购买商品房的,可由所在镇或村集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产业向园区集中。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立工业小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绿色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入驻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经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引导镇域范围内和周边村镇的企业向工业小区集聚,新建项目原则上一律进入工业小区。对不适宜发展工业的中心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工业园(小)区规划建设园中园,引导发展飞地经济,实行引荐方和落地方税收分成。支持商贸重镇抓好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配套,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和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公共服务向建成区覆盖。完善中心镇建成区内的文教卫体和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站场等交通设施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购物、餐饮、娱乐、金融等生活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中心镇的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整理∕胡小升


Tags:成宜居 责任编辑:我村我最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共阳江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昨日召开 [下一篇]月底或广东最冷时段 冰冻灾害天气..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