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丘志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
2013-01-22   来源:拉萨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39次   评论:0

【2012年八大亮点】

1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80亿元,增长13 %;人均生产总值35800元,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1181亿元,增长23.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亿元,增长23.4%。工业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82亿元,增长23.9%。

2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亿元,增长18%。年产10万吨纯镍合金等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核电站等27个续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阳阳高速至S277连接线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等4个重点项目获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

3“双转移”步伐加快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加强,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41%。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4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7万人。

4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交通设施加快建设,鸳鸯湖环湖路等一批市政项目完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三旧”改造稳妥推进。建成了镇级垃圾中转站、3325个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池。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完成了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三年任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155所。举办了关山月诞辰100周年暨首届关山月文化节等活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形成。

6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平安阳江建设有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成功打掉了建市以来首例跨国贩毒集团。“三打两建”深入开展,在查办大案要案、斩链挖伞等方面取得突破。

7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增强了推动发展的活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完成,公益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8政府自身建设有效加强

干部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深入推进,网络问政工作取得新成效,入选全省网络问政十大经典案例。
※page※

【2013年八项任务】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有效投入。今年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1845亿元,年度投资201.3亿元。安排预备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965亿元。着力推动低辐射节能玻璃、海螺水泥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加快阳江核电站、厨邦食品、博德环保陶瓷等一批项目建设步伐。

促进社会消费。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康体等服务消费。积极引进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和专业市场,加快构建“阳江刀剪” 、“阳江海产”、“阳货网城”等电子商务平台。

扩大外贸出口。扩大主体市场出口规模,开拓俄罗斯、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建设餐厨用品和水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加快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阳江港口岸联检综合大楼管理,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海洋产业。编制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产业和项目规划,统筹开发沿海岸线。推进港口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阳江港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渔业。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半导体照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等制造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进年产10万吨纯镍合金产业链精炼加工等项目建设。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以省市共建五金刀剪产业、食品(水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为契机,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繁荣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编制《阳江市滨海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滨海旅游区域功能。抓好凤凰湖温泉度假区、月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海陵游艇产业基地等重点旅游项目和一批高星级酒店建设,开展阳春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前期工作。
※page※

3提升“双转移”工作水平

主动融入珠三角。认真学习珠三角地区先进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提高关联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与珠三角地区交通设施的对接,加快推进粤西沿海高速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创新园区运作机制,推动产业转移园向经济合作区转变。加大园区融资力度,推进水、电、路、气、排污管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出重点,主动联系世界500强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与核心产业相关联的项目。实施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和以商引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

着力改善服务环境。建立指导、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新型企业投资管理服务体制。坚持领导挂点工业企业制度,推进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活动常态化。

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完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强化校园与产业园对接,开展订单式、储备式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让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4加强农业农村工作

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目标任务,落实惠农政策,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一镇一园区”创建活动,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着力建设南药、水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品生产基地。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铺开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推进治洪治涝保安工程、农田水利千宗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抓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建设一批农村民心工程。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简政放权、机构整合为重点,深化镇级机构改革,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加强村账镇管工作,促进村级社会管理民主化、透明化。
※page※

5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让本地人自豪,令外地人羡慕”的生态宜居城市。

推动市区扩容提质。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城南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继续推进市区与阳东县东城、雅韶、红丰镇一体化进程,统筹市区与高新区、海陵岛试验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建设,以城市发展引领产业发展,以城市扩容提质辐射、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加强县城和镇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努力提升各县城发展水平,改善县城环境,增强吸纳人口和就业能力。加大中心镇培育扶持力度,推动要素资源向中心镇配置、人口向中心镇集聚。

建设美丽阳江。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保护阳江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市区城南、城北和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产业转移园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抓好马南河综合整治与市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

6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

优先发展教育。完成10个教育强镇建设任务,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85%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96%以上。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完成两阳中学新校区建设。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确保新建校舍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南粤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和“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创业相关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司法等救助制度,实现低保补贴水平自然增长,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60%。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公租房1200套,年内竣工500套。

加强文化名城建设。办好关山月文化节、南国书香节、第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推进“南海Ⅰ号”的整体发掘和保护工作,做好广东海洋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创意(海洋文化)产业园前期工作,打造南粤海洋文化传承基地。

大力发展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迁建市妇幼保健院,推进基层中医提升工程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优生惠民工程,完成13个镇级计生服务所达标改造。

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开展网络问政工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三打两建”工作,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完善社会管理功能。健全防灾救灾减灾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
※page※

7加大改革 创新力度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监管制度。

8建设高效 廉洁政府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维护政府良好形象。

坚持依法行政。把法治作为理政的基本方式,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开文明执法。

坚持为民勤政。密切联系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坚持高效理政。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认真对照政府工作目标,完善精细化、科学化的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落实。继续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加大治懒治慵治散力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坚持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源头治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公共财政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Tags:利实施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立足阳江特色 发展现代农业 [下一篇]2012年阳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并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