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阳江农垦将在“两个率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图:红五月农场绿道 周辑 摄
2012年,阳江农垦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干胶总产3253吨,比上年增长15.7%;水产品产量16758吨,比上年增长10.3%。农垦社会总产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农垦生产总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职工人均收入达26381元,比上年增长21%……
这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是垦区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换来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农垦经济实力的强大和职工生活的幸福。
2012年已渐渐远去,2013年阳江农垦又开始了崭新的征程,将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垦区吹响冲锋号角。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2012年,阳江农垦橡胶园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场利用奶牛场、猪场粪肥水进行自动化灌溉,水肥灌溉面积近5000亩,目前在建的灌溉设施,建成后灌溉面积可达1万多亩,生产生物有机肥1.2万吨。这两项技术具有节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橡胶产量和品质的优点,是垦区全年实现干胶产量3250多吨的关键。
今年,垦区将继续探索橡胶和畜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植胶面积达到13.2万亩,继续推广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各农场胶园覆盖生态化面积,抓好微割试验示范、中小苗生物覆盖和套种牧草等工作,增加职工收入;完成鸡山商品猪场、红十月仔猪养殖场建设,落实红五月、织、三叶农场等3个畜牧养殖场的建设用地,通过发展畜牧业,逐步构建一条畜牧业养殖——生物肥料生产——橡胶种植循环经济产业链。
去年,平岗农场按照国家健康养殖标准对养殖塘进行大力改造,无公害标准化面积扩大到近万亩,生产经营管理由传统的粗放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称号。今年,阳江农垦将着力整合广垦水产阳江种苗中心、平岗农场的水产养殖资源优势,招商引资,融入阳江市海洋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延伸水产产业链条,形成水产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
此外,垦区将用2至3年的时间,在红十月农场建成一个面积达10000亩,集农业技术引进、服务推广、农业科普、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热带亚热带花卉林木种植和销售集散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
2012年,垦区利用“一事一议”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农场生产队道路、公共环卫设施、公共绿化、人畜饮水、公共文体设施等项目建设,共完成了126个项目建设。2006年至今,共修建公路272.4公里,目前所有农场场部出入口道路全部实现等级化,场部到各生产队的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垦区农场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提升,其中鸡山、红五月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广东农垦示范性学校标准,三叶学校争取2013年创建达标。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多样。去年,垦区成功举办了“颂党恩赞农垦”第四届职工文艺汇演,各农场也建成了一批阅览室、健身室、运动场。同时,职工群众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农垦中心医院新住院综合楼于2012年7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并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西门子“双层螺旋CT”等先进诊疗设备。
今年,垦区还要着力抓好农场“一园、一校、一馆、两院”建设,即每个农场必须要有一间中心幼儿园,一间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一座农场体艺馆,一间农场社区卫生院和一间设施较齐备的敬老院,让职工群众享受到幼有所管、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尽享改革发展成果。年内要建三叶农场、红五月农场体艺馆,完善和建成一批农场文化广场和生产队综合文化活动室。
职工更加安居乐业
在平岗农场新场部职工陈德桥家中,三房两厅的新居宽敞明亮,时尚家具和电器设备一应俱全。他感慨地说: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交通便利,住得很舒服,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年他打算买辆小车,让生活过得更美满!
2012年,垦区全面完成了水库移民、归侨和职工危房改造任务,新建各类住房6300多户,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平方米增至现在的20多平方米。场部小城镇建设按照建成“城市后花园”目标,以三叶农场、平岗农场创建“广东垦区小城镇建设示范农场”为带动,建起了一批公寓楼,逐步完善了道路、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场部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自2008年以来,农场基层生产队以创建“文明示范队”为抓手,营造职工美好绿色家园。经过几年的建设,至今垦区共有31个生产队获得示范队称号,占垦区所有基层生产队的24%,农场基层单位的队容队貌、职工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今年,继续将加快推进农场场部小城镇建设,全面完善道路、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农场城镇化水平。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队创建活动,大力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着力打造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让职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努力实现“两个率先”
2013年,阳江农垦为实现广东农垦提出的“两个率先”,已充分做好了阔步前行,跨越发展的准备工作。
加强垦地合作,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按照合作共赢、发展共享的原则, 阳江农垦将进一步加强与阳江市委市政府沟通,努力促成省农垦总局与市政府签署经济开发合作框架协议,深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促进垦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垦地共谋发展、共同繁荣。
充分发挥农垦土地资源优势,有效开发利用土地,带动农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阳江工业产业园区和旅游业发展,加快农垦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入项目参与地方工业园区开发,共同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利用平岗农场位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腹地,连接阳江港的区域优势,在农场西部建设临港配送服务、仓储物流区。利用三叶农场十二排邻靠湘钢工业区的地理优势,建设仓储物流区。利用平岗农场临海、亲水、温泉、毗邻海陵岛旅游区的优势,发展水乡休闲、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建成平岗农场水乡旅游度假区。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把部分农垦职工从土地上、从传统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实现农垦跨越式发展。
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改变“工业腿短”现状,壮大农垦经济实力。抓好绿园生物肥厂扩能建设,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三马水泥厂要新上1条日产5000吨的旋窑生产线以及其他配套项目。
新的一年,农垦在谋划,农垦更在行动。正如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大胜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所说: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橡胶、水产、畜牧等主产业;要率先建成小康垦区,必须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并加快各项民生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任绍华
通讯员/敖友弟 尹怀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