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新钢铁夜景
今日潭水:潭水镇距阳春市区23公里,三茂铁路、省道S113线纵贯南北,是阳春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商业、信息中心。潭水镇是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总人口8.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2012年,全镇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12%;农村人均纯收入9222元。近年来,潭水镇以发展工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把潭水打造成阳春南部工业基础殷实、农业特色明显、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重镇。
城建亮镇:
完善规划促城镇扩容
 新区街景
 新区街景
近年来,潭水镇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和亮化工程,推动新城区建设,引进高端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商住区,着力打造宜居宜商的城镇,使城镇面貌有了巨大变化。
按照规划先行的建设理念,潭水镇先后编制了潭溪过境公路开发区(即广力新城),南山工业迁居安置小区、玫瑰园、安芬娜开发区、城中开发区、行政新区等规划。在新城区建设上,几年来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实施多项基础设施工程和配套项目建设,完成了潭溪线过境公路首期工程,沿线周边商住开发区、玫瑰园等高品位的开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潭水镇引进房地产商较大的有3家,其中新建的广力新城在潭水首次引入社区休闲广场、购物中心、商业街、肉菜市场、物管小区、景观洋房为一体的“一站式生活社区”建设模式,提升了城镇建设的档次。同时,潭水镇对东风街、红旗街等旧街进行改造;在广力新城搭建了临时农副产品收购批发市场;投入500多万元的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正在建设中。
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镇农村公路寨寨通建设已完成水泥路16条29.91公里。投资120万元在潭水鱼苗场猪公岭果园建设潭水镇垃圾中转站待相关配套设施完成即可投入使用,投资40.8万元在全镇22个村委会建成272个村庄垃圾收集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工业富镇:
围绕新钢铁带动上下游配套
大力发展工业,走“工业富镇”道路,是潭水中心镇建设的突破口。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63亿元,同比增长20%。
潭水镇工业基础良好,镇内有钢材、特种钢以及水泥生产基地。潭水镇以阳春市南山工业园区落户在该镇为契机,围绕阳春新钢铁项目为核心,积极引进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园区,给全镇工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镇以建材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已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家,其中冶金企业2家,建材企业7家,商贸企业2家,机械企业2家,轻工企业1家,纺织企业3家。
目前,潭水镇举全镇之力,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南山工业园区新钢铁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配合抓好阳春220千伏潭水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做好潭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大项目的建设工作。
农业旺镇:
打造花卉南药等农业特色品牌
近年来,潭水镇坚持“农业旺镇”发展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响花卉、南药、蔬菜和鱼苗等特色农业品牌,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市场化。
2012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35亿元,同比增长5.5%。全镇花卉种植面积达9600多亩,南药面积10150多亩,鱼塘面积7384亩,蚕桑面积8900亩,蔬菜4.8万亩(含复种)。同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发展超级水稻、南药、蔬菜、水果和蚕桑等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总投资2400多万元、面积1万亩的“翔南垌”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造项目已建成;投入2640万元的“潭南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已完成70%。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撰文/罗英华 张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