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梁 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江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的经济工作部署以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预算,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积极开拓财源,努力增收节支,强化促发展惠民生功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过各部门的努力,2012年,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基本保证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
一、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2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2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31,221万元,为年度预算412,460万元的104.5%,比上年收入实绩349,503万元增收81,718万元,增长23.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01,64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9,838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36,925万元,调入资金41,105万元,全年总计收入1,220,733万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13,014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810,523万元增支202,491万元,增长25.0%。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1,334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3,654万元,调出资金3,82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1,067万元,全年总计支出1,052,89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67,84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66,649万元,净结余1,194万元。
(二)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含市直、海陵岛试验区、阳江高新区,下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383万元,为年度预算184,992万元的101.8%,比上年收入实绩152,106万元增收36,277万元,增长23.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01,644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2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21,080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02,949万元,调入资金32,7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6,838万元,总计收入953,649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1,564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17,146万元增支74,418万元,增长34.3%。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14,55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334万元,调出资金1,244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8,077万元,总计支出836,77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16,87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16,379万元,净结余494万元。
1、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8,371万元,为年度预算137,985万元的100.3%,比上年收入实绩116,897万元增收21,474万元,增长18.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01,644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2年市直财政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28,303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88,918万元,调入资金32,7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6,838万元,总计收入896,829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4,369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161,470万元增支52,899万元,增长32.8%。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54,1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334万元,调出资金927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7,667万元,总计支出798,46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98,364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98,013万元,净结余351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2年市直的收支完成数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8,37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33,854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21,451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88,918万元,调入资金32,7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6,838万元,总计收入422,187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4,369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86,37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482万元,调出资金927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7,667万元,总计支出323,82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98,364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98,013万元,净结余351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018万元,为年度预算25,219万元的111.1%,比上年收入实绩20,669万元增收7,349万元,增长35.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7,409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3,013万元,总计收入48,440万元。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988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9,758万元增支10,230万元,增长34.4%。加上调出资金1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2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300万元,总计支出43,314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126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5,063万元,净结余63万元。
3、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阳江高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994万元,为年度预算21,788万元的100.9%,比上年收入实绩14,540万元增收7,454万元,增长51.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202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1,018万元,总计收入55,214万元。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207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5,918万元增支11,289万元,增长43.6%。加上调出资金11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39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10万元,总计支出41,83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38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3,303万元,净结余80万元。
(三)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项目情况。
2012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是:
1、增值税收入7,3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0%。
2、营业税收入21,072万元,比上年增长32.2%。
3、企业所得税收入6,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4、个人所得税收入2,147万元,比上年下降14.1%。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6,1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6%。
6、房产税收入2,638万元,比上年增长65.5%。
7、印花税收入1,253万元,比上年增长32.0%。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4,127万元,比上年增长89.3%。
9、土地增值税收入3,539万元,比上年增长43.6%。
10、车船税收入2,1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
11、耕地占用税收入4,997万元,比上年增长51.8%。
12、契税收入10,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
13、专项收入14,969万元,比上年增长44.9%。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5,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
15、罚没收入20,391万元,比上年下降23.5%。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550万元,比上年下降37.2%。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290万元,比上年下降74.7%。
2012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22,725万元,比上年下降12.4%。
2、公共安全23,188万元,比上年下降4.6%。
3、教育22,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4、科学技术4,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
5、文化体育与传媒7,549万元,比上年增长6.7%。
6、社会保障和就业22,036万元,比上年增长27.8%。
7、医疗卫生11,905万元,比上年增长32.1%。
8、节能环保8,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2.2%。
9、城乡社区事务13,322万元,比上年增长34.1%。
10、农林水事务15,338万元,比上年增长86.9%。
11、交通运输37,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6%。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803万元,比上年下降39.3%。
13、住房保障支出7,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4%。
二、201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2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3,432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22,878万元,上年结余11,744万元,调入资金3,954万元,全年总计收入412,008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89,524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3,994万元,全年总计支出393,51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490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7,38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3,75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338万元,上年结余10,198万元,调入资金1,377万元,总计收入203,044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1,261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11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89万元,总计支出188,06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4,975万元。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市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8,520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2,874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338万元,上年结余5,433万元,调入资金927万元,总计收入98,092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217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97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89万元,总计支出86,87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1,214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040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53万元,上年结余4,755万元,调入资金198万元,总计收入36,746万元。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99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755万元。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阳江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7,82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976万元,上年结余10万元,调入资金252万元,总计收入69,059万元。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9,05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万元。
三、2012年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征管力度,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面对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和各种减税政策的不利影响,我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工作,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以23.4%的增幅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增长18%的目标。一是加强财税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实施财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制,深入分析收入完成情况,共同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税源调查工作。深入挖潜,加大对存量房交易、工业园区土地交易、交通运输、建安房地产业等薄弱环节的税收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严格依法治税,做好重点税源的跟踪管理,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三是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以深入开展“三打两建”工作为契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罚没财产处置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
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预算控制,强化预算约束,保障政府正常运作和重点支出的需要,做到花小钱办大事,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好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控制“人、车、会”和楼堂馆所等支出,取得明显效果。2012年,市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22,725万元,比上年减少5,886万元,下降20.57%。
(三)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并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入手,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强化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
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扩大内需专项资金,2008年至今累计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499个,资金212,8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9,014万元,省配套资金43,720万元,我市投入配套资金16,681万元。2012年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46个,资金78,004.9万元。此外,2012年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9,838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项目建设。
着力支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管好用好省示范性产业园区资金和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认真做好2012年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亿元和2012年现代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0万元的分配方案,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2011年,我市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评为全省重点园区,2012年获得省级补助专项资金3,767万元。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继续贯彻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全市共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27989辆,兑付补贴资金1,631万元;补贴下乡家电120868台,补贴资金3,878万元。
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12年市财政继续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结合使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落实节能减排政策。2012年,全市安排节能环保支出资金16,156万元,加快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四)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幸福阳江建设。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2012年,全市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的公共领域方面投入670,765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2年,全市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为224,631人,共拨付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7,771万元;加强对普及高中及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12年,共安排22,228万元用于支持高中教育,安排11,597万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同时,做好阳江市第一中学迁建和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新建的各项工作,2012年初两校工程完工并实体移交使用。二是做好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2012年市财政安排2,600万元解决市公共卫生医院工程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安排2,046万元给市中医医院偿还新院项目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及地方债券本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2年,市财政补助乡镇卫生院改造资金350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补助800.6万元。三是加快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012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市财政投入3,542.5万元用于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四是推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全覆盖。2012年,市财政已拨付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3,521.26万元。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做好“三农”工作。2012年,全市完成农林水事务支出167,296万元,同比增长35.48%,基本保证了重点农业项目的资金需要。一是认真落实涉农财政补贴政策。全市共拨付农资综合直补资金9,414万元,拨付种粮直补资金1,143万元,新增农资综合直补2,808万元,两项补贴惠及32.44万农户,126.95万农民;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等直补政策,市以上财政共投入补贴资金6,875万元,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贯彻执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着力支持村级公益设施建设。全市共上报项目2,860个,总投资10.56亿元,筹资筹劳总额7亿元,申请中央及省财政奖补资金2.8亿元,是全省申报项目及奖补资金最多的地级市。日前,省2012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省级以上财政奖补资金计划已下达,我市共获得6,891万元省级以上奖补资金,是全省奖补资金安排最多的地级市。
不断推进实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按照省政府关于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的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我市十件民生实事的要求,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省、市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共45项具体措施,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各级财政部门集中财力,拨付资金共233,918万元,其中:中央、省补助资金80,334万元,市级资金51,438万元,各项民生实事的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管好用好扶贫“双到”资金。2012年,省、市安排扶贫“双到”专项资金4,672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五)积极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2年,我市财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科学、阳光、民主理财,强管理、促转变、推改革,有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积极开展并深化推进了10项改革:
一是从2012年开始实施市与江城区、海陵区、阳江高新区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市区两级共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二是调整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做好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的阳春市纳入此次试点范围。三是制定了《阳江市财政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在部门预算中贯彻绩效性原则,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项目范围,制订了《阳江市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规程》,强化绩效评价管理,增强财政支出的科学性。五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深化,不断扩大市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范围和资金范围。至2012年6月底,我市符合条件的预算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六是大力推进县级非税系统建设,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七是市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和公务卡结算改革进展顺利,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八是积极支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根据上级部门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印发了《阳江市财政局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供应方竞争性评审的管理办法》,制定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目录、规程和标准,扶持以公益性服务组织为主的社会组织发展。九是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建立预算支出进度通报考核机制。十是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做好产业转移补助资金以及农业、社保、教育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检查工作,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做好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审核工作。全面落实公共工程代建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
第二部分 2013年预算安排草案
一、2013年我市财政收支面临的形势
2012年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税收占比偏低,且局部地区非税收入占比偏高,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面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2013年的财政收支矛盾将依然十分突出。当前,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公共财政供给范围逐步扩大。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新农保全覆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以及加大水利建设、落实收入分配改革等各项工作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增加投入,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财政预算平衡压力较大。
二、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市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民生,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经市政府研究,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508,850万元,比2012年收入实绩431,221万元增加77,629万元,增长18%。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68,339万元,比上年增长32.6%。
2、营业税收入87,03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
3、企业所得税收入28,7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4、个人所得税收入7,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1%。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25,9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
6、房产税收入12,326万元,比上年增长23.7%。
7、印花税收入6,4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9%。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20,871万元,比上年增长21.6%。
9、土地增值税收入20,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5%。
10、车船税收入6,0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7%。
11、耕地占用税收入26,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12、契税收入36,7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3%。
13、专项收入26,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71,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15、罚没收入38,170万元,比上年增长6.2%。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6.2%。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根据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508,85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98,474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1,194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20,650万元,调出资金2,388万元后,全市可供支配的财力为785,480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785,480万元。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112,508万元,比上年支出99,640万元增长12.9%。
2、公共安全61,866万元,比上年支出55,414万元增长11.6%。
3、教育194,065万元,比上年支出163,103万元增长19.0%。
4、科学技术9,733万元,比上年支出8,460万元增长15.0%。
5、文化体育与传媒12,088万元,比上年支出10,592万元增长14.1%。
6、社会保障和就业113,058万元,比上年支出98,738万元增长14.5%。
7、医疗卫生87,390万元,比上年支出78,433万元增长11.4%。
8、节能环保9,026万元,比上年支出7,940万元增长13.7%。
9、城乡社区事务31,442万元,比上年支出33,694万元下降6.7%。
10、农林水事务80,526万元,比上年支出73,054万元增长10.2%。
11、交通运输19,956万元,比上年支出18,509万元增长7.8%。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7,777万元,比上年支出7,825万元下降0.6%。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082万元,比上年支出4,005万元下降23.0%。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8,257万元,比上年支出13,565万元下降39.1%。
15、住房保障支出14,634万元,比上年支出15,949万元下降8.2%。
1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4,228万元,比上年支出4,128万元增长2.4%。
17、其他支出2,893万元,比上年支出20,864万元(包含省补助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1亿元和现代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0万元)下降86.1%。
三、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226,05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5,626万元(阳春市2013年起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相应剔除省直接下达阳春市的补助数和上解数。同时,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除阳春市外的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除阳春市外的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4,544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净结余收入494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54,43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246万元,调出资金1,527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244,509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244,509万元。其中:
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3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63,28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5,626万元(阳春市2013年起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相应剔除省直接下达阳春市的补助数和上解数。同时,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直财政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除阳春市外的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除阳春市外的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14,041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净结余收入351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65,72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246万元,调出资金1,100万元后,市直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180,225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3年市直的预算收支安排计划为: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63,28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8,828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6,500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351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8,92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705万元,调出资金1,100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180,225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3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180,225万元。
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34,18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929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63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3,976万元,调出资金142万元后,海陵岛试验区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37,056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37,056万元。
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3年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28,59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908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80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6,067万元,调出资金285万元后,阳江高新区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27,228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3年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27,228万元。
四、2013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以及市直财政的具体情况,经市政府研究,2013年市直财政收支计划作如下安排:
2013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163,28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38,371万元增加24,909万元,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9,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2.1%。
2、营业税收入26,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0%。
3、企业所得税收入7,418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4、个人所得税收入2,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7,477万元,比上年增长21.0%。
6、房产税收入3,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
7、印花税收入1,529万元,比上年增长22.0%。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0%。
9、土地增值税收入4,813万元,比上年增长36.0%。
10、车船税收入2,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
11、耕地占用税收入6,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5.0%。
12、契税收入12,849万元,比上年增长27.0%。
13、专项收入16,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8,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
15、罚没收入20,945万元,比上年增长2.7%。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8%。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0%。
2013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27,328万元,比上年支出22,725万元增长20.3%。
2、公共安全28,722万元,比上年支出23,188万元增长23.9%。
3、教育22,915万元,比上年支出19,027万元增长20.4%。
4、科学技术3,403万元,比上年支出2,948万元增长15.4%。
5、文化体育与传媒6,534万元,比上年支出5,849万元增长11.7%。
6、社会保障和就业23,360万元,比上年支出20,345万元增长14.8%。
7、医疗卫生8,665万元,比上年支出7,795万元增长11.2%。
8、节能环保4,901万元,比上年支出4,273万元增长14.7%。
9、城乡社区事务10,755万元,比上年支出9,920万元增长8.4%。
10、农林水事务8,689万元,比上年支出7,182万元增长21.0%。
11、交通运输12,410万元,比上年支出11,240万元增长10.4%。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679万元,比上年支出2,729万元下降38.5%。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3,427万元,比上年支出3,098万元增长10.6%。
14、住房保障支出5,979万元,比上年支出5,191万元增长15.2%。
1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1,330万元,比上年支出1,168万元增长13.9%。
16、其他支出3,390万元,比上年支出2,463万元增长37.6%。
五、201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一)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3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18,34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8,490万元,调入资金2,388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439,223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433,203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6,02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439,223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3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235,5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4,975万元,调入资金1,397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251,872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247,162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1,95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753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251,872万元。其中: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3年,市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35,95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1,214万元,调入资金1,10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148,269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143,319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2,19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753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148,269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29,072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0万元,上年结余3,755万元,调入资金142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33,039万元。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33,039万元。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3年,阳江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70,473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70万元,上年结余6万元,调入资金155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70,804万元。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70,804万元。
第三部分 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推进幸福阳江建设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2013年的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实现争先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经济发展,夯实财源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狠抓财源建设,实现经济与财政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支持民营经济、旅游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在财政政策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各项产业转移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推动我市园区经济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集中财政性资金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建设。
二、大力组织收入,不断做大财政“蛋糕”
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管理,提高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确保实现财政增长预期目标。坚持依法征收、应征尽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税制改革动向,积极主动应对;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收入目标任务,责任明确到人。要继续抓住深入开展“三打两建”工作的契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罚没财产处置工作。要全面落实《阳江市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实施办法》,财政部门与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税源信息的沟通协作,形成抓收入的强大合力。着重挖掘土地使用方面的税收来源。
三、科学安排支出,坚持统筹兼顾又有所侧重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入。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加强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等预算管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保障资金投入,切实做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激发各区县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全市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和管理方式,促进加快转型升级
健全财政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本经营、财政资金支付、非税收入管理、行政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机制,推进预算公开透明。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理财效率。切实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问责机制。积极创新监督手段,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扎实提高财政监督成效。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做好省直管县试点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性贷款财政风险防控能力。通过组建阳江市恒财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加大我市融资力度,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评审方式创新,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市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由社会中介评审机构承担评审业务,提高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质量,节约投资评审费用,推动“阳光”评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开好局,起好步,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