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发言摘登
◎阳西县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阳西县要实现GDP增速达16%以上的目标,就必须突出抓好重点项目上马、建设五大发展平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点抓好今年阳西总投资382.35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实施,确保华厦阳西电厂1、2号机组全年满负荷生产,3、4号机组提前投产,博德陶瓷生产基地3条生产线和华润三期菩提山风电项目上半年投产,力争美味鲜厨邦食品生产基地年内建成投产,确保新投产项目拉动GDP增长2%以上。
二是加快中山火炬(阳西)工业园,阳江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基地、新圩产业园、沿海电力能源产业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五大发展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壮大经济规模。
三是加快县城宜居创业新城、溪头临港工业新城、沙扒滨海旅游新城“三座新城”建设,构建阳茂高速新圩出口至月亮湾一级公路等一批交通网络,做好白土联围海堤达标加固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市科工信局 破解难题保工业增长
近年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增速连续几年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增长23.8%。今年要实现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必须增长28%以上,要完成这一目标困难与潜力并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挖潜:
一是千方百计力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对提前投产的工业项目给予重奖,鼓励企业尽早投产。二是千方百计帮助有产能有订单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支持五金刀剪行业和食品(水产品)加工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千方百计帮助有产能但订单不足的企业开拓市场。积极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参与广货网上行和广货北上开拓市场。建议政府投资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产品,扩大我市企业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四是千方百计加强政企、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五是千方百计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六是千方百计抓好惠企暖企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市商务局 确保实现外贸“稳增长”
根据市政府的赶超任务要求,市商务局对全市商务工作2013年的任务目标进行了调整,在原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的基础上再适度调高。其中,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长从原来的8%上调到11%以上。为完成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招商引资,力促招商项目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加强签约项目的落实,尽快将签约项目变成合同外资,督促已批准的项目其加快入资、验资,争取项目早上马,早出效益。
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对150家重点进出口企业实行挂点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年计划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以及各种国际展览会、交易会和经贸活动30场,在巩固美欧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南美、东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三是积极扩大国内贸易,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
四是抓好“两基地、一平台”建设,加快商务转型升级。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阳江餐厨用品基地)和省级示范基地(阳江水产品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五金刀剪和水海产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page※
◎市地税局 全力完成政府分解任务
2013年全市GDP增长要实现16%(可比价)的预期目标,市分解下达给我局的任务为相关行业营业税增长要达60%以上。据测算,要完成这一目标,压力非常大。
结合我局实际,将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地税部门,并责任到人;及时掌握收入动态,强化收入督导,力争完成分解任务。
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及时传递有关统计数据,加强与国税部门协调与合作,共同做好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产值核算牵涉到租赁业和法律服务等6大行业相关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征管数据移交等后续管理工作,做到沟通顺畅,防止出现漏征漏管现象,确保征管到位。
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网络作用,完善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加强与公安局、国土局、住建局、商务局、文广新局等有关管理部门的协作,及时获取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涉税信息,强化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大行业营业税的税收征管。
◎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 继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2013年,我市金融业将围绕“2013年我市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继续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运行质量,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项目、“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向其上级行争取政策和资金倾斜,扩大授权授信,增加信贷规模。
二是继续向上级行争取资金限额,加大我市支农再贷款资金供给,并扩大商业性票据再贴现业务,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继续推动农信机构深化改革,引导商业银行、农信机构进一步建设和强化中小企业及三农信贷专营部门。
四是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同时探索适合文化、旅游等产业自身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
五是大力推广先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构造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不断提升金融行业服务标准和安全运行水平。
◎市财政局 优化支出结构改善民生
全市财政部门将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完成全市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5%的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扶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市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目标任务。
狠抓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财政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税源后劲,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要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力促入园企业项目上马投产,尽快发挥效益,促进税收增长。继续做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工作,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建设。
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实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先保证工资、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支出,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投入,把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市住建局 建筑业总产值要增30%
2013年,我市住建系统要力争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左右,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35%以上,为我市人均GDP追赶全国平均水平出力。
在建筑业上,要大力扶持一批龙头建筑企业,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向低碳发展的理念转变,聚焦建筑节能减排领域,培育壮大钢结构、建筑智能化、环保、节约、节能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鼓励建筑企业开拓市外建筑市场。
在房地产业上,要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优化房地产开发办事流程,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建设和滨海新区建设进度,力争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达22%以上。同时,积极扶持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开发建设,力争二者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50%、40%以上。
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规范企业行为。
※page※
◎市交通运输局 今年建设公路593公里
今年全市计划建设项目25项,概算总投资约85亿元,建设公路里程约59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300公里,建设泊位码头8个,计划完成投资约16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计划12亿元,港口建设计划4亿元。
重点抓好四类项目建设:抓好续建的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阳春段、沿海高速公路三山互通至阳江核电公路、阳阳高速至S277连接线公路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抓好新开工的S282线阳西望夫桥至湖尾段改建工程、S371线三甲至双滘段路面改造工程、S277线岗美至闸坡段路面改造工程等;抓好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阳江港大桥、G325线阳江北惯至白沙段新建工程等;联合粤西各市,抓好深茂铁路、“汕湛”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十二五”来实施。
争取部、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政策倾斜,落实每年建300公里农村公路的建设计划和建设资金,通过努力把我市农村公路全面建成硬底化。
◎市农林局 现代农业园区要达50个
根据2013年我市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我市农业增加值要确保比2012年增长5%以上,即2013年农业增加值要达到193.9亿元。
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8个国家级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加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实施力度,确保特色产业面积保持295万亩以上,着力抓好冬季农业,2013年冬种计划面积66万亩。
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完成34.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年”活动,推进“一镇一园区”创建工作。2013年要完善和提升现有的40个园区,力争新建成园区10个。
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3年底,争取新增2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比2012年底翻一番,达到1050家。
着力抓好海洋渔业。推进渔船升级改造,2013年争取淘汰200艘老旧木船,新装钢质渔船80艘。
■ 整理/许晓峰 黄娟娟 陆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