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工业发展巡礼”①
 市委书记魏宏广在阳东县委书记王作雄(左一)、县长雷双富(右一)陪同下调研阳东工业发展情况。
 市长丘志勇在阳东县委书记王作雄(左一)、县长雷双富(前排右一)陪同下到阳东企业调研。
编者按
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往往是实现快马赶超的助推剂。阳东县一直是阳江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兄弟县(区)一些工业大项目加快落户,各地工业发展呈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局面,阳东工业发展面临“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发展形势。2013年,阳东将重锤擂响工业发展的战鼓,强力推进工业大发展。
过去一年,阳东工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新的一年里又将有何新举措,新思路?本报将陆续推出“阳东工业发展巡礼”系列专题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发展揭密
2012年阳东工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居全省11位
去年底,省有关部门发布《2012年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和《2012年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阳东县再次进入我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十五强,位列第十一位,较2010年上升了四位,这是自2010年起,至今两度入围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十五强。在各项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中,阳东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6.74亿元,增长16.4%,这无疑是阳东加快发展的最大亮点,也是阳东发展提速进位的最大动力。2012年阳东工业发展有何奥秘,阳东有关负责人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强载体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经济要发展,载体设施建设首先得完善。正是得益于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阳东工业才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阳东坚持了园区建设规划先行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完善好县内各工业园区特别是阳东工业开发主战区的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修编和编制,以及功能区控制性规划,明确各个片区的具体功能和产业定位,先后完成了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园等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同时,针对园区发展空间过小的问题,阳东积极筹集征地资金,加大攻坚力度,着力解决征地难题,有效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据统计,仅仅是阳东经济开发区,就累计开发用地达905万平方米。同时,阳东加大土地管理力度,加快清理盘活闲置土地,近两年累计盘活土地44.8万平方米,促成67家企业上马建设,并积极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大大提高了土地科学利用水平。
开展修编规划、整合土地资源的同时,阳东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近两年,通过县财政投入、上级扶持、银行融资等渠道共筹集资金9亿多元,推进了园区道路、供水、排污、路灯、人行道等工程建设。其中,阳东工业大道建成通车,园区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运,12公里的截污管网等园区环保设施也逐步建成。在万象工业园区规划18万平方米用地建设生活配套中心,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综合配套区建成商品住宅310多套、面积5万平方米的商住小区,新建成1个肉菜市场,储蓄所、邮政等设施也在布点规划中。 ※page※
引凤凰
新项目大项目为工业持续发展添动力
 阳东工业迈向现代化。
“筑好巢,不怕引不来凤凰。”阳东有关负责人说。合理的规划,充足的土地资源,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阳东招商引资增添了信心和底气。2012年,阳东先后引进了力邦制造、东腾汽配等一批产值超亿企业落户园区,并与珠三角产业加强对接,先后引进了生物能源、电子电信器材、灯饰等一批大项目。这些大项目和产业集群的推动,将为阳东县域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奠定基础。
在工业项目谋划上,阳东县注重从内部挖掘潜力。2012年,该县安排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00.19亿元,依托阳江核电、华能风电、华科国际、一号广场等重大项目的强力带动,阳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该县以核电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核电建设顺利推进,华能风电新洲、东平项目已建成发电。勤兴软胶、金恒新厂、三宝刀业等一批产值规模超亿元的企业建成投产。
优服务
全程全方位服务企业帮助解后顾之忧
几个月前,如果要问阳江喜之郎果冻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目前企业遇到的一大难题是什么,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是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但得益于阳东“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企业这一问题已经成功解决。
2012年,阳东各有关部门就把自身角色定位为企业发展的“保姆”,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跟进服务工作,力促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标,形成园企良性合作氛围。以2012年工业服务年为发端,阳东80个单位挂钩166个企业,组成单位负责制的帮扶队伍,着力解决工业企业项目征地难、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半年时间里,为企业解决和基本解决问题152个。此外,阳东县还举办了多场知识讲座和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包括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暨反倾销业务知识培训班,请专家为企业讲授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和反倾销业务知识;举办五金刀剪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研讨会,邀请权威专家分析海外买家最新动向以及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企业传授各种开拓海外市场的技巧和规避风险的方案等。
阳东人辛勤的汗水,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2012年,阳东实现工业总产值386.74亿元,增长16.4%,阳东县再次跻身我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十五强,位列第十一位,较2010年上升了四位。与此同时,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投资吸引力有效增强,滨海环保产业园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获省科技项目立项23个,专利授权335件,新增省级品牌8个,培育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创建“中国陶瓷刀中心”和“中国打火石中心”。合山镇创建为广东省针织机械技术创新专业镇。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阳江(东平)核电项目建设顺利,华能风电新洲、东平9.9万千瓦风电场建成发电。 ※page※
美好蓝图
工业为先聚集要素加大投入
2013年工业产值增18.5%
2013年,阳东县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加突出工业支撑地位,坚持聚集要素投向工业,配置资源优先工业,促进各方服务工业,推动工业提速领跑,计划实现工业总产值465亿元,增长18.5%,以工业经济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大跨越。
办园区
一区四园构建大工业格局
围绕打造粤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首选地的目标,阳东今年将加大“一区四园”推进力度,构建以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万象产业转移园为主战场,以滨海环保产业园、恒兆高新产业园、木器加工专业园为支撑的大工业发展格局。
一是完善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发挥万象产业转移园工业“主战场”作用,重点推进金属制品产业区开发。健全万象产业转移园(东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滨海环保产业园开发。全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用地招拍挂、环评等工作,推动园区推土动工、污水处理厂动工。三是抓好新洲产业园规划建设。以促进生物能源项目落户、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基地为突破口,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动工建设110千伏输变电站。四是加强木器加工专业园规划引导。重点做好规划,抓好园区控制,引导塘坪、大八木业制品企业入园发展。
重落实
领导挂点掀项目建设热潮
今年,阳东县重新成立县工业领导机构,打破过去的常规分工,除了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要挂点园区建设外,县人大、县政协班子成员也积极参与进来,分别挂点“一区四园”,并实行“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个园区成立一个开发建设指挥部,由县四套班子领导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一套人马;每个园区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一套开发建设方案;每个园区各自负责做好园区的规划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及服务企业工作),做到全县工业发展“一盘棋”,各园区各司其责,园区所在镇及县相关部门全力以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掀起工业发展建设热潮。 ※page※
抓招商
工业总产值向500亿迈进
 阳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2013年,阳东县“一区四园”力争引进投资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超5亿元项目2个以上,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1000万元项目20个以上,推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加快向500亿元目标奋进。
同时,加大招商责任落实力度,抓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各级各部门招商责任,以责任生压力,以压力强动力;加大面向珠三角招商宣传推介力度;加大产业对接力度,以“一区四园”为平台,深化与佛山禅城、广州、中山等地产业对接,充分发挥专职县领导驻点禅城区招商优势,全力跟进禅城区不锈钢产业转移,力争项目落户有实质性突破; 2013年阳东县拟签约及重点在谈项目有24个,下一步要重点做好跟踪服务,为项目解决用地等问题,促项目早日落户。
促升级
“固本拓新”推进产业发展
阳东县将实施“固本”与“拓新”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壮大产业规模。在“固本”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深入推进“民企健身”计划,设立1200万元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引导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国家餐厨用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省食品(水产品)工业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俊辉汽车配件、金禾鑫农业机械、木森日用品等7个已签约项目上马建设,促进新景象、永威、红宇、帮你易等企业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壮大产业集群。扶持金辉、巧媳妇、盛达、羽威等企业创建国家级名牌名商标,引导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在“拓新”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启动东平大龙顶风电、鸡山风电、大八龙山风电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3亿美元的生物能源项目。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灯饰等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
强服务
打造中小企创新服务平台
阳东将借鉴市国家刀剪质检中心运作经验,加快完善阳东县五金刀具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建立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品展示大厅等功能区,出台政策吸引权威检测机构进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真正建成服务广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同时,制定《2013年阳东县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工作方案》,县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帮扶企业,利用半年时间,开展“为企业送春风”、“促进企业融资”、“用地办证”、“为企业招才引智”等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专题撰文/陆 超 费先霞 任汝光 摄影/钟 盛 东 宣
|